2)教學內容經過合理優化。旅遊美學多媒體課件內容濃縮,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了精簡濃縮,然後在課件中表述出來就顯得很精簡,每版的文字都不多,投影的畫麵應符合學生的視覺心理,有助於學生把握重點。
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導遊考試的要求,對於某些章節進行了大膽篩選,使教學內容與學生導遊考試內容相結合,在講授中適當地增加了本地旅遊景點的美學內容。
在重點內容的把握方麵,為了適應學生的導遊證考試,旅遊美學課程側重旅遊審美資源的欣賞,精簡了美學理論部分的講授。
3)利用多媒體教學,講透重難點。旅遊美學有理論性強的地方,如美學原理,學生學起來會覺得比較枯燥,因此采用圖片、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來講解;精心選擇與旅遊相關的,具有代表性的圖片來進行講解;動畫和視頻主要是一些小故事和旅遊資源的賞析。如在講授中國傳統審美趣味的時候,講到道家的審美理想時,用莊子的動畫故事來吸引學生;在講授中國古典園林時,用園林的介紹視頻來讓學生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另外,還選取了一些電子雜誌來讓學生多角度了旅遊資源,進行旅遊審美。通過這些手段,既能讓學生把握住重難點,也讓教學變得有趣。
4)嚐試互動教學,培養學習能力。互動教學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引入互動,就是在講到相應內容的時候先提出一些相關內容,讓學生思考、回答,進而進入新課程的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演示增加課堂互動,用多媒體展示學生熟悉的東西來引入討論,從不同的角度找到概念的共同點。通過多媒體環境設計相關教學內容的遊戲,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講什麼是形式美的時候,先讓學生看圖、描述,進入新課;在講到美的形式的悲態時,讓學生回憶相關的古典詩詞,說出同是寫月亮的詩歌,有何不一樣的地方,理解中國人最常見的悲態之美。還利用多媒體設備,就某章節的某一部分,讓學生與教師共同製作課件,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利用視頻創設場景,進行模擬導遊講解,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5)美觀。旅遊美學課件的版麵和背景所用圖片都經過精心挑選,力求美觀清晰。設計時盡量選擇與課程內容相關聯的淡雅的圖片作為背景,每一章節有與內容相關的背景,在激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避免審美疲勞的產生,在視覺上盡量做到統一與獨特風格相結合,通過精心設計達到很好的動畫效果。比如:片頭的動畫展示了旅遊如初升的太陽,是朝陽產業;使用卷軸動畫的方式展示中國畫與書法;用開門紅的動畫展示敦煌彩塑;用水墨動畫展示中國傳統審美趣味、中國書法;用竹韻動畫增強了課件的美觀,並為學生設置出美的意境;用風景圖片動畫來展示各種旅遊資源;在講授中國傳統審美趣味之道家的美學思想的時候,用莊子的動畫故事來吸引學生;等等。圖片和超媒體功能的展示充實了課件的內容,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
5 旅遊美學CAI課件教學技術應用的效果
通過多媒體增大了教學信息量,並特別注重了人機交互和師生、生生互動的實現,能夠有效解決教學重、難點問題,達成教學目標;能將比較抽象的理論深入淺出地講授,學生能很好地接受和理解。通過課堂互動、課後思考活動,使學生思維始終處於積極活動狀態,學習質量高。擁有愉快的課堂氛圍,學生可以在非常輕鬆和愉悅的氛圍裏學習知識,知識掌握較為牢固,能很好地運用到導遊服務的實際工作中。
總之,通過理論精講、提供資源,圍繞教學目標設計文字、動畫、圖片等教學手段讓教學內容變得簡單;通過旅遊資源實例展示讓課堂變得生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利用課後思考鞏固學生的知識,利用實例啟發學生的想象能力。旅遊美學多媒體課件通過展示與講授相結合,增大了課程的信息量,擴大了學生知識麵,加強了師生互動,課堂氛圍輕鬆愉悅,能將抽象的理論深入淺出地講授,學生易於理解,課堂教學效果好。學生在學習了旅遊美學課程後,加深了知識的記憶,能舉一反三地自如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導遊講解,並能提高學生自學的能力,為今後成為優秀的導遊工作者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桂鳳.關於“旅遊美學”若幹問題的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11(9):63-165.
[2]祁穎.旅遊美學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馬揚眉.淺議CAI課件在旅遊教學中的應用[J].華章,
2013(4):114.
[4]閆寒冰,祝智庭.CAI理論在信息化教育中的新發展[J].外語電化教學,2001(3):59-63.
[5]鍾誌賢.大學教學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J].中國高教研究,2007(1):88-90.
[6]劉福英.基於建構主義教學理念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設計[J].中國輕工教育,2011(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