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校繼續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課程整合
作者:劉冬青 魏莉
摘要繼續教育是高校與社會、行業及企業相關聯的橋梁,是高校教育體製的重要分支,是學校有效地為社會服務的重要途徑。從我國高校繼續教育的發展現狀入手,重點分析繼續教育發展過程中所麵臨的主要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校;繼續教育;師資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30-0100-02
自1984年我國成立第一所繼續教育學院至今,經曆了29年的長足發展,取得的成績是令人矚目的。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高校繼續教育又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如何使繼續教育良性地、更好地發展,充分發揮其自身的職能,提升國民整體文化素質,是值得從事繼續教育的工作者悉心研究的課題。
1 高校繼續教育麵臨的困境
1.1 培養目標不明確,思想認識欠缺
繼續教育的對象有著整體性、全員性和差異性的特點,目前我國高校的繼續教育還沒有足夠地對這一特點提高認識,教育的針對性不夠強,培養目標不明確,重視學曆教育、輕視非學曆教育的現象普遍存在。現在,還有很多高校認為學校的首要任務仍然是學曆教育,把繼續教育當作學校的附屬品,認為繼續教育隻是為學校創收的工具罷了。由於這種思想認識的欠缺,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高校繼續教育的發展。
1.2 管理製度不健全,缺少專業管理人才
目前,我國繼續教育的管理製度不夠完善,沒有統一的繼續教育管理機構,管理力度欠缺。另外,高校從事繼續教育的管理人員素質普遍較低,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沒有經過專業的、係統的培訓,真正研究繼續教育這一領域的專業管理人才非常欠缺。高校麵臨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對繼續教育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處理好與學校其他相關部門的協作關係?如果在管理上沒有一套健全的製度和模式,那更無從談起繼續教育的實效性和科學性。高校中從事繼續教育的管理人員是該校繼續教育工作的指揮者和組織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建設一支高質量的、專業的管理者隊伍,是保證我國高校繼續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
1.3 缺乏市場調研,專業設置陳舊
繼續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到其市場經濟的變革,考慮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求,這樣在設置專業的時候才能體現出繼續教育的時代性和實用性。可是,目前很多高校在繼續教育的辦學過程中不主動去進行市場調研,對社會和企業的需求根本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把繼續教育辦成了學曆教育,套用學曆教育的教學規律和教學方法。在專業設置上更是缺乏市場競爭意識,陳舊的專業不淘汰、新興的專業不引進,這些都是由於沒有進行合理的市場調查研究造成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辦學也是這個道理。
1.4 資金投入不足,繼續教育辦學缺乏保障
目前,很多高校的繼續教育沒有專項資金,學校對繼續教育的投入少之又少,這樣導致繼續教育學院隻能從平時辦班、培訓的收入中留出有限的資金來滿足日常的運作。另外,大部分高校的繼續教育學院還在使用本校學曆教育多餘的資源,自身沒有相對配套的師資、教學場地和設施,以至於教學手段陳舊、教學內容缺少針對性。在這種周而複始的惡性循環下,高校的繼續教育缺少必要的保障,生存都很困難,更何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