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創新課程實施模式
課程實施(倡導參與探究和動手搜集處理信息、獲取新知、分析和解決問題、交流與合作四種能力)。自然科學類的教學方法主要有實驗法、經驗法、模擬法、觀察法等。要求基於現代信息設備與多媒體技術手段,教學思路是既注重基本技能及基本知識的實用性,又重視研究性與先進性,使知識結構和實際能力的發展更趨於合理。變灌輸式教學為問題式、啟發式、互動式教學,在教學模式上,根據課程特點,采取情景式、任務驅動式、案例式等多種教學方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實施“組織教學、服務學習”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從課程取向看,從以知識為中心的學科結構課程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經驗課程。注重具體某一節課中課程的導入方式,複習相關知識點或者以生物技術藥物產品的圖片、視頻、故事等切入新課教學;在講解過程中注意啟發學生的過程,注意設置問題的方式與技巧,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對於重要的知識點,在課後作業與思考題中以不同的題型出現,指導學生預習和複習[5]。
3 多媒體在創新課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多媒體教學應用對創新課程的建設意義很大,創新課程的建設離不開多媒體輔助教學。講授的內容中涉及到的技術與理論大多涉及到分子生物學、細胞學、免疫學、生物工程學等前沿學科,深奧而抽象難懂,如果僅依賴於一些圖表式的技術路線,學生是難以理解的。由於教學內容實踐性很強,其中的某些技術、某些工藝流程,必須借助多媒體、視頻、動畫幻燈片、圖片、錄像等輔助教學手段,可以增強教學內容的真實性,形象、直觀、生動。對於課程的重點、難點可以采取思維導圖表達形式講解,構建創新課程知識體係。
4 考核方式
本門課程的考核主要通過兩種方式:課堂討論和學期論文。課堂討論主要考查學生對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掌握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期末論文,學生需經過查閱文獻、製作PPT、講解、討論等環節,更好地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對於學習興趣非常濃厚的學生,可以通過習題輔導和練習的形式強化對所學知識的複習與鞏固,以備進一步的學習與研究。
5 結語
生物技術製藥是一門創新課程,在課堂教學中還要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形成生物製藥工藝學完整的教學體係。生物技術製藥創新課程建設的研究與探索既是人才培養的需要,也是學科發展的需要[6],將對生物技術製藥課程建設的發展和深化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傅幼玲.高等師範院校創新課程及教學方法改革的設想[J].江蘇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9(5):103-105.
[2]周晨妍,郭偉雲,李端,等.生物技術專業生物製藥工藝學理論課教學改革的探索[J].農技服務,2010(1):169-170.
[3]宇光海.生物製藥工藝學課程建設與改革初探[J].現代閱讀,2012(8):11.
[4]吳曉英,韓雙豔,範一文,等.生物製藥工藝學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09(2):28-30.
[5]創新海洋生物製藥核心專業課程教學模式的建議.欽州學院學報,2011(10):87-89.
[6]王立斌,林清夫.化學化工學院實施創新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0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