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互動式教學方法
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隻重視教師的“教”,忽視了學生的“學”,不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和主觀能動性的培養。互動式教學方法可使師生間單方向知識傳授轉變為雙向互動。教師在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創設學習環境,精心設計啟發性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喚起學生發現問題、探索問題的興趣。
例如,教師在講授帶傳動能夠將回轉運動變成直線運動時,可以設置問題:還有什麼傳動方式也可實現相同的運動轉換?這樣就可將前麵所學到的齒輪齒條傳動、螺旋傳動、鏈傳動等與帶傳動聯係到一起,不但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將前後知識聯係到一起,便於理解和掌握。通過互動式教學方法,教師的職責不再隻是簡單的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去積極思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進入有意識學習的心理狀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真正地實現教與學的互動。
3.2 加強多媒體教學與板書相結合
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增加課堂教學信息量,並有效解決教學內容多、課時少的問題。通過形象生動的動畫、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可將複雜的運動逼真地展現給學生,幫助學生理解和接受其運動規律。例如,通過動畫演示杆長的變化、機架的改變等來講授平麵四杆機構類型的變化情況;將四杆機構的一些應用實例如攝影平台、飛機起落架、縫紉機踏板、雷達調整機構等做成動畫,能使枯燥的內容變得形象生動,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多媒體課件應按照教學內容進行設計,要突出重點和難點,能將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簡單直觀,演示效果好,但不能過於花裏胡哨,否則會適得其反。為了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學院對多媒體教學製定了相關要求:教師進行多媒體教學時不能坐著,應麵對投影屏幕或學生,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與討論,不能脫離板書教學,而且要加強精煉板書教學,對重要的知識點、公式的推導等要以板書為主。通過形象生動的多媒體教學和板書教學相結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3 采用現場教學方法
教師可針對教學內容的不同,合理組織現場教學,做到理論聯係實際。例如,進行齒輪加工實驗時,可安排學生直接到工廠進行現場參觀學習,教師根據齒輪加工的實際情況,可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並解答學生的疑問,這樣既能加深理解和鞏固,又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4 加強學生工程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是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源泉,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我國21世紀人才培養的核心內容[4]。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實踐教學環節,要注重加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4.1 實驗教學方麵
在學院的支持下,機械設計基礎實驗教學條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打破了傳統的以單一性、驗證性實驗為主的模式,增加了綜合性和創新設計性實驗。認知性和驗證性實驗主要是幫助學生加強理論知識的理解,鞏固所學的知識;綜合性實驗使學生了解典型機械零件的實驗方法,掌握機械參數的測定原理,提高學生的機械設計能力,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創新設計實驗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通過平麵機構任意組合實驗台和軸係結構設計實驗台等創新設計實驗設備,學生可自主設計實驗項目,自己動手完成實驗內容,並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並使學生在此過程中掌握了創新設計的基本方法,提高了機械設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