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院校雙師型素質教師培養模式探索研究(2 / 2)

3)引進來,從生產、科研第一線引進高素質的專業人員,加強兼職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兼職專業帶頭人和兼職教師的聘用、考核製度,加強對行業企業兼職教師的聘用力度。在校企合作理事會機製體製下,充分發揮合作企業的優勢,以校企合作工作站為紐帶,聘請常州及周邊地區的行業企業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擔任學院兼職教師。積極爭取政策支持,調動企業及其專業技術人員積極性。完善兼職教師的聘用和儲備,加強兼職教師的教學能力培養,健全兼職教師的考核機製。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理事會作用,優化合作辦學機製。加強校企合作立體化平台建設,推進“人才共育、基地共建、人員互聘、協作服務、信息共享”等方麵機製建設。從校企合作企業一線職工中選拔聘請能工巧匠、技術骨幹為專業教師,並加以培養,幫助其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使其盡快熟悉高職教育教學特點,成為一名合格的高職院校專業教師。建立多個兼職教師儲備基地,建成規模適度、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庫,保證兼職教師承擔的專業課學時比例達到50%以上。

4)穩軍心,製定利於教師向雙師方向發展的政策。按照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建設的要求,深入實施師資隊伍建設。積極開拓雙師素質教師培養基地,創造條件、積極鼓勵教師參與實訓中心建設或開展技術服務,專業教師雙師素質比例達到90%。針對新進教師、尚未具備雙師素質的教師、雙師素質教師三類教師,製訂和完善《雙師素質教師培養基地建設與管理辦法》,建立學院雙師素質教師的認定標準和專業教師企業實踐製度,鼓勵教師開展社會服務和橫向課題研究;在校企合作理事會機製體製下,以合作企業、常州科教城和武進高新區為基礎,建立雙師素質教師培養基地,與企業聯合培養雙師素質教師。教師參加職業資格考試(認定)所需培訓和考證費用,在教師取得相應證書後,學校給予報銷;若經過培訓不能通過考試或拿不到證書,費用由培訓教師自己承擔。各專業成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聘請行業專家、企業老總定期來校指導專業建設、師資培訓及教學指導,幫助專業教師了解行業新知識、新信息、新技術和發展趨勢。

3 結論

總之,高職院校專業教師雙師素質培養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學校必須完善教師繼續教育和培訓的製度,教師自身也要強化學習意識,切實提高教師知識、能力和學曆層次,共同為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李堅成,陳非,黃永歡.地方師院非師專業“雙師素質”師資隊伍建設途徑[J].教師,2009(9).

[2]程來星,張英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途徑[J].機械職業教育,2009(8):18-19.

[3]何農.關於“雙師型”教室內涵的辨析[J].教育與職業,

2008(11):144-145.

[4]方珍,唐敏.高職教師雙師素質的培養途徑和策略[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2(8):42-44.

[5]黃政豔.關於國家骨幹高職院校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J].高教論壇,2011(7):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