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6個中隊的阿聯酋空軍規模要小於沙特,但由於參與了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又頻繁參與包括“紅旗”軍演在內的多國軍演,以及參加在迪哈夫拉的“先進戰術領導課程”演習,阿聯酋空軍已獲得了很高的聲望,與海合會其他國家空軍聯合行動時或將處於領導地位。阿聯酋的F-16 Block60戰機是最先進的現役型號,“幻影2000-9”的情況也與之類似。盡管現有型號戰機性能優良,阿聯酋空軍仍計劃未來采購60~90架新型先進戰機以替換改進“幻影2000-9”戰機。
阿聯酋空軍已對F-15SE、 F/A-18E/F、“陣風”和“台風”4種機型進行了評估。據知情人士講,阿聯酋空軍的最終選擇是要考量哪家供應商能更好地滿足阿聯酋對內投資的強烈願望,特別是在無人機/無人技術領域的合作和技術轉讓,而非僅僅考慮獲得戰機。盡管阿聯酋似乎對“台風”感興趣,但“陣風”也在追趕,尤其是法國可以提供歐洲戰鬥機財團不能提供的技術轉讓,另一個要求是法國最好能回購阿聯酋的“幻影2000 ”。空客A330 MRTT加油機也將在阿聯酋服役,同時“薩博340”將成為阿聯酋預警/指控平台需求的臨時解決方案。運輸機方麵,老式的“大力神”將被新型的CN235、C-130J和2架C-17所取代。
卡塔爾參與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後,也越來越熱衷於在世界舞台上施展拳腳,從采購更多的作戰飛機和加油機上即可看出這一點。卡塔爾空軍2架C-17A運輸機中的1架被撥給準民用的卡塔爾航空公司使用,特別強調在人道主義救援工作中的國家作用。卡塔爾還打算裝備新戰鬥機,同樣也評估了F-15、F/A-18E/F、“陣風”和“台風”4型戰鬥機。預計卡塔爾將發布國際招標以升級雷達幹擾(RFI)能力,還希望強化其空軍基地(目前使用多哈機場)。卡特爾擴充戰鬥機編隊將采取分批采購的形式,首批采購14架,最終裝備數量或為24~36架。2012年卡塔爾在國內評估了“陣風”和F-15E,但因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取消了相關人員2011年4月到英國評估“台風”戰鬥機的計劃,調整到2013年在沃頓和科寧斯比進行,之後又在卡塔爾國內進行了進一步評估。
科威特希望用新戰機換裝配屬在艾哈邁德·賈比爾空軍基地的2個中隊的32架F/A-18C和8架F/A-18D。科威特一度打算購買“陣風”,但14~28架戰機的采購計劃在2010年3月因伊斯蘭發展和改革聯盟在科議會上的質疑而受阻。科威特的興趣繼而轉移到了F/A-18E/F和F-15SE上,2012年7月又在國內評估了“台風”。
阿曼也正在加速空軍現代化進程,其9架“美洲虎”將全部退役,取而代之的是2005年交付的12架F-16C/D,2011年12月阿曼又訂購了第2批12架。2012年12月,阿曼又最終確定了12架“台風”戰鬥機和8架“鷹”式高級教練機的訂單,並有增訂12架“台風”的意向,但預計換裝步伐會相對緩慢,2017年“台風”才能進入阿曼皇家空軍服役。同時阿曼也在建設新基地,為新戰機的入役做準備。
巴林在海合會中是麵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其空軍規模和現代化程度也最低,現僅有1個中隊的F-5E/F戰鬥機和2個中隊的F-16C/D戰鬥機。巴林國王在訪問英國期間稱有意采購“台風”戰鬥機,並希望能夠盡早完成交易。最可能的情況是,巴林所需的14架戰機將緊接在沙特訂單之後生產。
海合會國家的空中力量共享問題
即便海合會各國對戰鬥機、加油機、預警機有著同樣的實際需求,他們也不會共同發布招標。各國都在各自采購先進戰鬥機,如歐洲“台風”戰鬥機已被沙特和阿聯酋兩國空軍選中,在其餘四國的招標中也處於領先地位,但各國似乎壓根就沒想到過采購通用型號戰機這回事,更完全忽略了合作在壓低采購成本、操作性和深度標準化等方麵能夠帶來的優勢。
海灣國家更傾向於本地運營飛機為貴賓服務,如阿聯酋7個獨立的酋長國中6個有政府航空服務部門擔負貴賓運輸職責,阿布紮比、迪拜、沙加和哈伊馬角也有獨立的警用航空部門。在海灣國家看來,合作和一體化都是異類想法。所以,無論是“台風”戰機,或是阿聯酋和科威特裝備的AH-64,又或是阿曼、卡塔爾和沙特裝備/定購的C-130J,阿聯酋、卡塔爾和沙特裝備或計劃裝備的C-17,巴林、科威特、阿曼、沙特和阿聯酋五國均裝備的“鷹”式教練機等,都沒做到標準化,更談不上實現資源共享及建立優勢的跨區一體化後勤保障與訓練體係。
海合會國家情願受美國主導,也不願建立廣泛聯盟,將軍力置於某個海合會國家的統一指揮下。因此,在利比亞的“聯合保護者”行動中,卡塔爾發現和阿聯酋的“幻影”及F-16戰機聯合行動,還不如根據法國指揮部署其“幻影”戰機來的方便有效。最終結果是,海合會各國空軍既不搞聯合作戰,也不進行聯合訓練和聯合部署。這就能解釋美國為何會在海灣防務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海灣各國就像“輪輻”,隻有通過美國這個“輪轂”才能使海合會連接成一個大“車輪”。
不過,海合會國家間的合作也在不斷加強。2012年12月在麥納麥召開的海合會首腦會議中,巴林外長謝赫·哈立德·本·艾哈邁德·阿勒哈利法宣布,為應對伊朗的嚴重威脅,海合會計劃建立中央司令部,以統一軍事指揮,協調各國司令部的行動。但與自信和軍事獨立相對的,是海合會國家安全仍嚴重依賴外部力量。當然,作為全球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國群體,財大氣粗的海合會諸國從不缺乏盟友和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