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製裁背景下的俄軍品出口(2 / 3)

2014年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減少了武器出口。SIPRI專家稱,這是由於北約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作戰任務的收縮以及國防預算縮減的原因。與此同時,專家們認為俄羅斯武器銷量迅速增長是2000~2010年間政府不斷投資改進武器生產,追趕西方國家的結果。報告中還指出,由於缺乏可信數據,這一名單中沒有列入中國企業。

俄軍品生產位列前茅

在全球最大的武器生產廠商前100名中包括了波音,洛克希德·馬丁,諾斯洛普·格魯門,阿萊尼亞航空公司,BAE係統公司,空客集團(2014年前為歐洲宇航防務集團)這樣的一些公司。進入前100的俄羅斯公司有10個,比去年多了1個。2012年“俄羅斯軍工綜合體公司”武器出口增長最多,達35%。SIPRI專家指出,2014年俄羅斯出口增長最多的公司是“俄羅斯戰術導彈武器集團公司”,達118%。該公司主要負責生產超聲速空基、海基、陸基巡航導彈等其它武器。其次是俄“金剛石-安泰”防空集團責任有限公司,其產品有S-350、 S-400和“安泰-2500”,該公司增長份額達34%。俄第3大武器生產商是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其產品包括多用途戰機“蘇-30”、“蘇-35”及不同改型,前線轟炸機“蘇-34”,艦載機“米-29K”和其他先進戰機,該公司增長份額達20%。而專門生產通信機器、係統和設備的俄羅斯“星座”集團成為入圍前100第10位的俄羅斯武器生產公司。它的名次從109躍升至89。

此外俄羅斯聯合發動機製造公司位列36,俄羅斯戰術導彈武器集團公司位列46,蘇霍伊航空控股公司位列47,俄羅斯伊爾庫特集團位列60,烏法發動機製造聯合企業位列66,生產多功能潛艇和導彈巡洋艦的北德文斯克造船廠位列71,俄羅斯無線電技術與信息係統集團位列78,烏拉爾車輛製造設計局位列86。

俄軍品出口迎難而進

俄羅斯武器出口的優勢在哪?為什麼它們受到多方製裁還能在世界武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呢?軍事專家認為原因很多,雖然對俄軍工產品外觀粗糙、外形龐大、結構笨重等多有詬病,但俄武器通常操作簡單。此外,在作戰中,俄武器性能良好。再加之俄式武器的價格更加實惠。還有一點,俄羅斯還出售其特有的武器裝備。比方說,“伊斯坎德爾-E”,戰術導彈係統 “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係統等其它武器。未來,除了出售武器,俄羅斯還可能會加大與他國進行聯合生產,轉讓技術,就像跟印度合作那樣。

通過軍火出口,除了顯而易見的經濟利益之外,還可以使其他國家在武器裝備上與其一體化,增加自身的軍事影響力。美國雖然享受軍火出口帶來的巨大經濟和戰略利益,但卻無意解決一些地區熱點問題,反而支持相關力量,激化地緣政治矛盾,加劇地區動蕩的態勢,為擴大軍火出口和增加對外軍事影響力製造條件。比如美國在3月中旬宣布向烏克蘭政府提供非致命性武器之後,又決定近期對烏克蘭的國民警衛隊進行培訓。這種明顯違背政治解決方案的方式,進一步暴露了地區安全動蕩背後的美國因素。

而對俄羅斯來說,被美國稱為“無賴國家”的利比亞、敘利亞、伊朗和伊拉克等國家是俄極力爭取的出口國,但向這些國家出口軍品經常會受到美國製裁的壓力。如美國政府2006年7月宣布,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和蘇霍伊公司違反美國國會通過的禁止向伊朗擴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法律,因而遭到製裁。雖然麵對壓力,但俄羅斯出口武器最主要的優勢在於:俄羅斯決不把某個國家的國際立場與武器的出售聯係起來,不會因為受到製裁而降低出售武器的性能。比如:在烏戈·查韋斯當政後,美國拒絕向委內瑞拉提供F-16的備件。加拉加斯政府不得不向莫斯科求助。俄羅斯給委內瑞拉換上了俄產的“蘇-30”戰機,然後花費110億美元軍貸幫助其進行徹底改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