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蓄勢待發的越南導彈工業(2 / 2)

武器係統升級改造是各國延長裝備壽命、緩解軍費壓力的重要手段。據越南媒體報道,在授予白俄羅斯Tetraedr公司的合同中,越方明確要求Tetraedr公司向其轉讓相關技術資料,幫助越南軍工技術人員掌握S-125導彈係統升級、維護的所有技術。

越俄合作建設“天王星-E”反艦導彈生產基地

俄塔社2012年2月15日消息稱,俄羅斯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FSMTC)局長米哈伊爾·德米特利耶夫向媒體宣布,俄越將按照俄印聯合研製“布拉莫斯”反艦導彈的合作模式在越南合作生產“天王星”反艦導彈。俄塔社甚至直言不諱地報道,越南將引進該導彈的生產線。同一天,俄羅斯新聞社也引述德米特利耶夫的話報道稱,“(俄方)正在製定在越南生產某型‘天王星’導彈的基地建設計劃,該項目類似俄羅斯與印度聯合生產‘布拉莫斯’導彈項目。”越南國內媒體及時轉載了上述消息,但越南官方對這些報道未置可否。越南官方的態度,被軍事觀察家解讀為默認有此合作項目,此後,鮮見越南及別國媒體的相關後續報道。

觀察家認為,俄越合作生產的“天王星”導彈應為“天王星-E”型反艦導彈。理由如下:

首先,越南是俄羅斯的戰略合作夥伴,與俄羅斯有著傳統友好關係。受美國對越武器禁運政策影響,越軍武器裝備長期依賴前蘇聯和驟變之前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越南軍隊的導彈係統平台基本是蘇/俄係的,所以,越南引進俄羅斯導彈生產技術以及俄羅斯向越南轉讓導彈生產技術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其次,在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大背景下,越南企圖利用域外力量,尤其是美國力量,在南海問題上攫取最大利益,加快建設現代化海空軍力量,借以維護其在南海的既得利益。2013年8月3日,越南國防部長馮光清在接受媒體提問時稱,“越南將沿著革命化、正規化、精銳化、逐步現代化的方向建設軍隊。其中,海軍、空軍、電子戰部隊等將直接進入現代化,從而提高保衛祖國的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引進反艦導彈生產線已是越南海軍現代化建設的當務之急。

第三,越南不會選擇生產技術落後甚至麵臨淘汰的P-28、P-35之類的導彈,因為這些導彈彈體龐大、作戰準備時間長、彈道簡單、抗幹擾能力弱,易遭敵方幹擾和攔截,戰場生存能力弱。越南很可能想在國內生產“寶石”(Yakhont)、“白蛉”(Moskit)等先進反艦導彈,但俄羅斯出於保留軍事技術優勢的考慮不大可能向越南出售此類先進導彈生產技術。而即便俄羅斯願意轉讓先進導彈生產技術,高額的轉讓費也可能讓經濟實力薄弱的越南望而卻步。

第四,越南海軍最先進的“閃電”級導彈快艇、“獵豹”級護衛艦等都配備 “天王星-E”型反艦導彈係統,引進該導彈生產線,既能滿足部隊裝備需要,也能為未來獨立研製先進導彈儲備力量。而俄羅斯近期也表現出轉讓“天王星-E”導彈生產技術的意向。

著手規劃導彈工業發展藍圖

據越南《人民軍隊報》網站2015年2月5日消息,越南國防工業總局代表在當天舉行的2015年新春首次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該局正在研究起草《導彈工業建設及發展規劃》,擬呈報國防部審批。越南軍方一反常態對外宣布戰略性國防工業布局,意味著越南導彈工業即將步入實際建設和發展階段。

越南官方的相關報道雖然隻有寥寥數語,透露出的信息卻十分耐人尋味。聯係到此前媒體關於越南導彈科研項目及導彈生產基地建設計劃的報道,可以看出,越南為發展本國導彈工業做足了功課。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越南自主研發的國產導彈有望進入部隊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