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倒奶殺牛” 各國有高招
天下
作者:高攀 劉彤 楊江玲 文史哲
美國:給奶農利潤上保險
100多年前的美國也麵臨類似“倒奶殺牛”的難題。但是,美國政府曆來重視為農業發展提供優惠政策支持,早在二戰後美國就為主要農產品製定了價格支持政策,包括為牛奶設定目標支持價格。美國最大的奶業協會——全國奶業聯合會負責經濟政策和市場營銷研究的副總裁彼得·維塔利亞諾稱,當牛奶市場價格過低時,美國政府通過向乳製品加工廠和零售商收購黃油、奶粉、奶酪等奶製品並儲藏起來,緩解市場供需矛盾,從而保證奶農銷售的牛奶價格位於政府設定的目標支持價格之上;而當牛奶價格回升時,美國政府再將收購的奶製品予以出售,以維持牛奶價格和奶製品市場基本穩定。
但維塔利亞諾指出,大概從5年前,美國成為主要奶製品出口國後,美國奶業和國際市場聯係變得日益緊密,這種價格支持政策不再有效。另外,由於近年來飼養成本波動較大,價格支持政策並不能保證奶農不受虧損。“即便牛奶價格較高,如果飼養成本大幅上升,奶農仍然可能遭受虧損。”為此,維塔利亞諾所在的美國全國奶業聯合會,提出一項全新的奶製品利潤保障計劃,不再支撐奶製品價格,而是保障奶農的經營利潤。維塔利亞諾說,奶製品利潤保障計劃相當於一項保險政策,奶農繳納一定保費,當連續兩個月內全美牛奶均價和平均飼料成本之差低於目標利潤水平時,奶農將從政府部門獲得補助。美國國內所有奶牛養殖場均有資格參與奶製品利潤保障計劃,並可自由選擇政府保障的利潤水平和投保產量,補助額度等於實際利潤低於目標利潤之差與投保產量的乘積。
美國農業部目前設定的最低保障利潤為每美擔牛奶4美元(每斤牛奶約合人民幣0.28元),最高保障利潤為每美擔牛奶8美元(每斤牛奶約合人民幣0.56元),投保產量為養殖場年度曆史產量的20%~90%。如果養殖場選擇每美擔4美元的最低利潤保障,僅需支付100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6.13元)的管理費用,不用繳納保費;如果養殖場希望獲得更高水平的利潤保障,則需支付100美元的管理費用和相應的保費,保障利潤越高,保費越高,保險費率介於每美擔牛奶0.008美元與1.36美元之間。美國農業部官方網站設有專門的奶製品利潤保障計劃頁麵、自動圖表工具幫助奶農計算所要繳納的保費、可能獲得的補助等。
巴西:政府緊急收購過剩奶
巴西發展奶業的優勢突出,大多數奶牛是食用牧草,牛奶質量較高。但同時其發展奶業的弱點也較明顯,一是熱帶氣候不利於飼養高品質的牛;二是技術和管理落後,大約三分之一的奶源來自家庭生產者。
在政府實施管製時期,巴西奶業下遊湧現出一些大型乳製品生產商,他們中間既有著名的跨國公司,也有實力雄厚的民族企業。在步入市場化道路後,大生產商就成了全行業的龍頭,並用訂單與生產者結合在一起。依靠這些大企業,生產者不僅銷路有了保障,而且還可以獲得貸款及規範化的技術支持等。
當然,行業內部的協調與管理對奶業指導與管理行業生產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巴西奶業擁有兩大行會組織:巴西乳製品工業協會和牛奶生產者協會。首先,他們會進行市場需求調研,並定期發布產量預期。其次,實施生產協調與管理,並處理內部存在的糾紛。此外,負責與政府談判,以期獲得政策上的支持。
政府的支持和困難時期的大力援助也必不可少。作為農牧業的重要部門,各銀行須按比例發放支農貸款,利率相應低2%~3%。在關鍵技術開發上,政府須負責主要的投入,如開發適應熱帶並產奶多的牛種。另外,政府還有扶持小農戶的義務,幫助他們掌握技術和向市場銷售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