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家庭婚姻:和諧需用心經營(2)(3 / 3)

2.血緣關係問題

婆媳間由於沒有血緣紐帶的聯結,她們之間隻因有一男子維係著才相識而有所接觸的。社會卻要求她們相處得像母女一樣,然而“婆媳並非母女”這種心理因素,使婆媳關係顯得難處,而且一旦發生矛盾就不易排解。針對這種情況,當婆婆的要設身處地考慮到,媳婦初為人妻,離開親生父母來到新的生活環境中,感情上、生活上尚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婆婆首先要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樣對待媳婦,消除她的顧慮,讓她很自然地生活在一個新的大家庭中,那樣媳婦就會把婆婆當“親娘”來對待。有了一個好的婆媳關係的開頭,以後相處就容易融洽親熱。

3.感情競爭問題

婆媳分別以母子之愛和夫妻之愛同愛著一個男子,雙方都力圖更多地占有他的感情,這就會產生競爭。這時,當母親的要分析一下,兒子長大成人,找了好媳婦,建立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這不正是自己所企盼的嗎?姑娘同兒子戀愛,成為自己的媳婦,自己感情上的收獲不亞於“又添了一個女兒”。因此要像疼兒子那樣疼愛媳婦,媳婦也必然會像孝敬母親一樣孝敬婆婆,如此也就不存在所謂的感情上的競爭關係了。

4.對家務的處理

現在的年輕夫婦一般都是雙職工,承擔著工作和家務兩副重擔,婆婆如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來幫兒媳做些家務,使兒媳在一天緊張的工作後,有一個輕鬆的晚間休息時間,那樣,媳婦自然也會感激、回報婆婆的。

老年人如何對待犯錯誤或犯法的成年子女

當子女犯錯誤或犯法時,老年人首先應當充分反省自己有沒有恪盡天職,從而盡可能地盡到自己的社會責任。當子女的錯誤或犯罪行為尚在萌芽狀態時,老年人就要及時注意規勸引導,防微杜漸,千萬不可姑息養奸,甚至用不良的思想縱容子女。當子女的錯誤和罪行已成為事實,對國家和人民造成實際危害時,老年人就應積極配合政府和有關部門,教育子女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和罪行,鼓勵和敦促他們自覺、徹底地交代自己的問題,爭取有關方麵的教育幫助,千萬不可包庇縱容,更不可設法為子女逃避罪責。當犯錯誤甚至犯法的子女受到組織上的處理乃至法律上的製裁時,老年人應立場鮮明地表示支持,還要從政治上、思想上、經濟上、生活上盡力對子女給予幫助,並從感情上給予安慰,使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提高生活的勇氣,努力改造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爭取重新做人。

正確處理姑嫂、叔嫂間發生的矛盾

媳婦與尚未成年的子女之間,組成了姑嫂、叔嫂關係。小叔與小姑同他們的兄弟從小生活在一起,有很深的骨肉之情,關係容易處理好,而小姑、小叔同嫂嫂沒有骨肉關係,再加上傳統的世俗偏見,兩者間很容易發生矛盾。另外,這層關係還會影響到夫妻關係,影響到媳婦與公婆之間的關係。因此,作為老年父母應謹慎地處理好這層關係。一般地說,在弄清事實真相的基礎上,老年父母應多批評教育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對他們嚴些,這樣有利於協調姑嫂、叔嫂關係。如果矛盾確由嫂嫂引起的,而且錯在嫂嫂,老年父母也不要在公眾場合出麵幫兒子、女兒,可通過個別交談或其他方式交換意見,求得矛盾的妥善解決。

老年人如何當好祖父母

隨著子女長大成家和養兒育女,自然會帶來老年人和第三代人的關係。跟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和第三代人的接觸機會就更多。老年人如何正確對待和處理好與第三代小輩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大部分老年人,盡管其中有些人在年輕的時候對自己的子女可能並不十分關心,但一到老年,往往會特別喜愛孩子,尤其對自己的孫子女或外孫子女更是百般鍾愛。這種所謂“隔代親”的現象,是老年人在孫子女身上“童心複現”的表現;也是老年人過去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兒女,而在離退休後在第三代身上所作的補償性感情彌補。老年人的這種心理,既是當好祖輩的精神動力,又是當不好祖父母的重要原因。那麼,老年人如何當好祖父母呢?以下幾點建議可供想當好祖父母的老年人參考:

1.祖父母對第三代的喜愛絕不可過分,以致對孩子過分溺愛。

他們有必要堅決控製自己的“寵勁”,不要給第三代過多的禮品,避免為贏得孫子女對自己的順從和愛而與他們的父母去競爭。否則,父母辛勤培養孩子成為有教養、懂規矩、知儉樸等良好品行的努力可能受到影響,甚至遭到破壞。

2.祖父母應輕鬆愉快地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