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家庭婚姻:和諧需用心經營(1)(2 / 3)

老年人與晚輩和諧相處的要領

老年人應活得省心、舒心、開心、放心。要注意檢點自己的言行,剖析自己的想法,在“慣”字上下工夫,習慣和接納晚輩的生活方式,慢慢消除“代溝”。隻有這樣家庭才能穩定、和諧和溫馨,心情也才能舒暢,從而延年益壽,頤養天年。老年人與晚輩和諧相處的要領,總結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更新觀念

老年人大多經曆過生活的困苦,因而對於晚輩的一些生活方式,難免會看不慣,有時也會挑剔。但是,老年人應該看到,晚輩的生活環境與自己年輕時相比畢竟有很大的區別。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晚輩們講究吃穿好一些,打扮時髦一些,自己作為長輩,也不應該橫加指責。老年人自身也應學會適應事物的變化,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並和晚輩一起追求新生活,更新舊觀念。

2.寬容為懷

老年人身為長者,要以寬容大度之心對待晚輩。切忌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或常以長輩自居,以老壓小。生活中不論對與錯,都要以理服人,而不要斤斤計較。即使做些讓步,也不要認為會丟麵子、失尊嚴,因為晚輩與自己的觀點和認知模式畢竟是不同的。

3.因勢利導

對晚輩的缺點和不足,在確認清楚的前提下必須加以指正,但不要急於“熱加工”,“冷處理”為好。如對於晚輩過於鋪張浪費的做法不能睜隻眼閉隻眼,而要及時指正,並以心平氣和的開導和潛移默化的滲透為上策。千萬不可動不動就火冒三丈,或是沒完沒了地嘮叨,否則那樣反而可能將矛盾激化,使晚輩產生逆反心理,把事情弄得更糟。

4.坦誠相待

社會一般會強調晚輩應理解老年人、體貼老年人,其實老年人理解晚輩也很重要。須知晚輩有晚輩的難處,老年人要理解晚輩的心理壓力。就業不易、收入不多,在贍養老年人的問題上可能做得不是很好,可能會讓老年人不甚滿意,遇到這樣的情況,老年人應當設身處地為兒女著想,加深理解,多些幫助,少些指責,多些寬容,少點埋怨。隻有理解晚輩,才能與晚輩和諧相處,從而減少家庭矛盾,增進家庭幸福。

老年人與子女相處的禁忌

老年人要想與子女和睦相處。必須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不利於家庭和諧的言行。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1.忌猜疑

老年人應保持穩重、安詳的長者姿態,而不應猜疑心過重,總覺得別人在說自己的壞話或做了什麼對自己不利的事。捕風捉影,無事生非亂猜疑,隻會使家庭關係變得一團糟。

2.忌偏袒

老年人作為長輩,理所當然更具有威望,說出的話往往對子女更有說服力。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更要注意對所有晚輩一視同仁,不偏不倚,不要因個人好惡而厚此薄彼。

3.忌專斷

一些老年人隻片麵要求子女尊重自己,卻不懂得尊重子女的選擇,對子女的興趣愛好,不是樣樣看不慣,就是隨意挑剔,亂加指責,甚至把自己的思想意誌強加於人。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會導致雙方的“代溝”越來越深,影響家庭和睦。

4.忌傳話

老年人不宜在親友中對子女說長道短,評論是非。當然,更不宜在子女中傳話,以免子女們相互誤傳,以致發生誤解,從而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5.忌冷漠

老年人對子女要和藹可親,不要總擺老資格,整天板著臉。在態度上對晚輩冷漠,會使子女覺得自己難以接近,時間久了,不僅影響雙方的交流,也會使家庭關係難以融洽。

6.忌嘮叨

老年女性多愛嘮叨,應認識到這是一個不好的習慣。對子女搞不懂的事要耐心指點,做錯的事要適當批評,但切忌在子女麵前沒完沒了地嘮叨。

7.忌挑剔

子女的興趣愛好,不要樣樣看不慣,更不宜隨意挑剔指責。

8.忌爭錢

不要在金錢上與子女斤斤計較。

9.忌遷就

不應對子女的缺點、錯誤一味地姑息遷就。

10.忌偏激

遇事要冷靜,對子女所做的事情不可貿然批評、教訓。

老年人要正確對待子女的婚姻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作為父母或者長輩,老年人必然會關心自己成年子女的婚姻,但為數不少的老年人常對子女的婚姻有這樣那樣的看法,覺得不合自已的心意。那麼老年人應如何正確對待子女的婚姻呢?

首先,對已近婚齡的子女,父母應及早注意對他們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和戀愛觀的教育,引導他們始終以《婚姻法》的原則和正確的婚姻道德標準來對待自己的婚姻大事。這種先期教育有助於子女今後在戀愛觀的總體方麵和父母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