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旅客從隨身攜帶的布包裏,掏出一把接一把紅棗,徒勞地使勁往岸上拋去,但紅棗很快落入滔滔江水,在浪花裏翻滾著,向東流去。
“先生,您這是~”魯思霞問道。
中年旅客滄桑的臉上布滿淚痕,臉部的皮膚,粗糙得像被砂紙打磨過。他用殘缺了無名指和小指的右手指向對麵布滿紅葉的山頂:“前麵就是石牌!三年前,我和我的川軍弟兄們,為守住入川門戶,就在這裏,和鬼子展開了慘烈的白刃戰~我整整一個營的700名弟兄呀~”中年旅客嚎啕大哭起來。
哭聲驚動了甲板上所有的人。當他們知道了原委,所有的旅客都默默圍攏在中年旅客身邊,向著對岸山頂望去。
山頂層林盡染,平靜安謐,與三峽其他風光無異。
在場每個人都知道,兩年半前,就在此處山頂,中日兩軍展開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決戰!
正是這個號稱“東方斯大林格勒”的古鎮石牌,將日寇企圖通過三峽入川的狼子野心,化作一堆泡沫,消失在滔滔江水之中,保護了四川這個中華民族最後的諾亞方舟,也保護了這些難民們免遭日寇的荼毒。
也就是在此處山頂,爆發了整個二戰曆史上,最為慘烈也最為悲壯的一場白刃戰!
在那個初夏之交的午後,幾萬把刺刀寒光閃閃,幾萬顆喉嚨一齊呐喊,幾萬條軀體激烈碰撞!殺紅了雙眼的中日雙方幾萬名士兵,就在山頂上,展開了最原始、最殘酷、最血腥的白刃戰。人類自從發明了槍械後,再沒有過這樣慘烈的場麵:幾萬人手持上了刺刀的鋼槍,用最原始的血液和本能,在殊死相搏!
沒有了槍聲,也沒有了炮聲,雙方糾結在一起,纏繞在一起,槍炮已經顯得多餘。甚至沒有了喊聲,因為雙方的嗓子都已經喊啞;隻有刺刀的碰撞聲,紮入肉體的噗哧聲,血液的噴湧聲和骨頭的碎裂聲。你無法分清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身邊不斷地有人倒下,你無法分清是自己人還是敵人。雙方像兩股洪流,在激烈地碰撞著,都想將對方擠下山頂。幾萬雙腳踩踏著大地,塵土升騰,遮沒了天空。幾萬把刺刀揮舞著,刺向穿著不同顏色衣服的軀體,不管他是誰。
槍炮聲靜寂了三個小時!驕狂的日軍終於哀嚎著退了下來,留下了幾千具屍體。中國軍隊頑強地守住了國門石牌,徹底挫敗了日軍入峽西進的美夢,粉碎了日軍攻打重慶的部署,遏製住了日軍肆意踐踏的鐵蹄。
鮮血淅淅瀝瀝,沿著山峰溝壑汩汩而下,那些天,整個山峰完全被鮮血浸潤,如同眼前被紅葉染透了的山峰!
魯思霞突然頓悟:原來巫山紅葉為何紅得那麼爛漫,紅得那麼壯麗,紅得那麼雄奇,紅得那麼嫵媚,原來,片片紅葉,都浸潤著中華烈士的殷殷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