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戰地紅葉(1 / 2)

1

由於國民政府片麵地采用 “懷柔”和“感化”政策,沒有認真清算日寇的罪行,使那些血債累累的戰犯逃脫了懲罰。也正是因為如此,時至今日,日本政府對當年的侵華血腥暴行還是含混其辭,百般狡賴;一些右翼政客在突破和平憲法、領土爭端、參拜戰犯和慰安婦等問題上大做文章,妄圖打破數千萬中國軍民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東亞新秩序,重溫大日本帝國的春秋美夢!

船上有很多沒有鋪位、乘坐散席的難民。他們散座在甲板上,在凜冽江風中瑟瑟發抖。但每個人臉上表情都極其複雜,經曆了這麼多年的在外飄泊,終於能夠返回故裏,每個人心情既激動,又忐忑。他們腳下都隻有一些簡單的行裝,與他們身上穿著的長袍相比,顯得十分寒酸。他們一輩子、甚至幾輩子積累的財富,都在這場戰爭中被掠奪殆盡,更不知道回鄉後,等待他們的,是怎樣的斷壁殘垣,還是親人的噩耗,看到這些難民,魯雪華想到自己身負的國恨家仇,平複的心情就又生波瀾。

1927到1937,盡管中國內部依然動蕩不安,外部日本咄咄逼人,東北三省淪陷,但中國民族經濟在這買辦經濟和官僚經濟的夾縫中還是頑強成長,在世界經濟大蕭條的背景下,成就了民國曆史上“黃金十年”的奇跡,中國,尤其是當時長江中下遊一帶,國民生活有了明顯提高,高等教育也已經全麵發展,雷江的魯家和梅家就是這段時期成長起來的一個縮影。

在這十年之中,交通進步了,經濟穩定了,學校林立,教育推廣,而其他方麵,也多有大幅進步的建製如果能持續發展,中國可能會有一個更好的未來。但這美夢,都被日本的炸彈和刺刀攪得粉碎!

八年抗戰,民族經濟被徹底摧毀,工商精英,損失慘重。很多社會中堅,秉承著中華民族的氣節,和自己父母一樣,寧願毀家紆難,也不肯為虎作倀;一些青年知識分子,還沒來得及大展鴻圖,以知識報效國家,就犧牲在戰場之中或屠刀之下,給國家戰後恢複和建設造成難以想象的影響。

未來的中國路在何方?就如同身處這艘在江水夜霧、暗礁密布中行使的客輪一樣,誰也不知道明天究竟會怎樣。

2

一覺醒來,舷窗外已是朝霞漫天。等到太陽初升之時,輪船已經行駛在三峽的畫廊之中,魯雪華憑欄觀望,奇峰競秀,峽穀幽深,冬日裏的三峽,適逢最美的時節,紅葉滿山遍野,從山腳下一直紅到山麓,一片連成一片,逶迤而下,火紅豔麗,加上陽光照耀,形成視覺反差,使得紅葉都紅透了,讓亭亭玉立的神女滿臉緋紅,紅光閃閃,詩意盎然,好像身穿紅衣紅褲紅鞋,正欲上花轎的新娘一樣,婀娜多姿、千嬌百媚。

眼如前詩如畫的美景,使魯思霞陶醉其中,暫時忘卻了自己的淒涼和孤獨,還有對未來的彷徨。

忽然,身旁“噗通”一聲,一個穿著沒有領章軍服的中年旅客跪了下來,對著對麵的山峰,“咚咚”磕頭:“弟兄們!勝利了,小鬼子趕走了,我帶來了家鄉的棗子,來看你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