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幅巨大的畫卷緩緩展開,這卷“百梅圖”,是華夏大學留給貴陽人民的禮物。
畫麵的背景,從頭到尾,分別是上海的外灘,武漢的黃鶴樓,長沙的嶽麓山和貴陽的文昌廟,分別代表華夏大學西遷的一路艱辛。畫麵上是千姿百態的梅花,有的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有的繁華密蕊,鋪天蓋地;有的清流淡遠.高簡逸雅;有的古拙純真,超凡絕塵;有的縱橫奇倔,雄渾磊落。
整個畫麵蘊渾厚俊逸,大氣磅礴。是華夏大學藝術係的幾十名師生,應梅教授要求,通宵達旦趕製出來的。畫卷題跋“蒼幹曆冰霜,瑤枝散古雪,香中別有韻,筋骨錚如鐵”為梅教授親筆所書,用筆遒勁,氣息深厚,大起大落,遒潤峻險,與畫麵梅花相得益彰,傲雪迎霜的氣節躍然紙上。
狀物體情,借物寓意,一卷“百梅圖”,將華夏大學師生不屈的意誌和中華民族頑強的精神醞釀糅合, 整個畫作寓意於象,情韻深長,耐人含咀品味。
梅教授雙手捧著畫軸,似乎重達千鈞,他鄭重將畫軸交給貴陽市市長,也獻上華夏大學全體師生的一片感激之心。
貴陽市市長雙手接過畫軸:“梅校長,我們會永遠銘記在抗日烽火中,我們與華夏大學結下的情誼,這幅‘百梅圖’,我將永久保存在文昌殿,使每一個華夏大學師生知道,貴陽,是你們永遠的家!”
在場師生無不動容。
2
接下來,是華夏大學的畢業典禮。
梅教授不顧病體虛弱,繼續發表畢業祝詞。他一改作為文學家用辭的華麗和考究,而是像一名父親對遠行的孩子那樣,用最樸實坦白的語言,述說著心裏話:
“各位同學!今天是你們離開華夏大學的日子,也是你們結束學生生涯的日子。你們是否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意誌和這個國家、這個社會、這個時代緊密相連?你們是否清晰地意識到自己是怎樣度過了人生中最熱情、最燦爛、最美好的時光?你們是否清晰地意識到當你踏出校門的時候,要告別的不僅僅是學校和老師,更重要的是告別自己,告別從前的自己?
同學們!你們學成於憂患紛乘、國事未寧之際,肩負著國家重建和民族複興的重任,作為校長,我衷心希望你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能捐棄小我,以努力完成大我,造福國家民族,而不要斤斤計較一己得失。
同學們,我們一起度過了四年顛沛流離的日子,一起經受了戰火生死考驗,大家珍惜戰時讀書機會之難得,無不孜孜以求,今日學有所獲,成為抗戰建國的棟梁之才。這份情誼,我會永記心間,也希望各位能記住這段西遷崢嶸歲月,在國家百廢待新之際,作為校長,我沒什麼送給你們,隻有這臨別寄語,希望同學們珍重,無論走到哪裏,都不要忘記華夏大學這個家!”
3
頒發畢業證書的莊嚴時刻到了。
“華夏華夏,合作之晶,締造何光榮;同心同德,努力苦幹,眾誌以為城;
華夏華夏,學府之雄,氣祥何淵宏;鼓鑄文華,鎔彙學術,萬壑朝其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