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魯思霞搬上來的,是滿滿一桌各種各樣的菜絲,有一二十個品種。菜絲切得極細,紅、白、黃、黑等各種色彩相間,十分漂亮。
“絲娃娃”別名素春卷,是一種貴陽街頭最常見的小吃。因其形狀上大下小猶如裹在繈褓中的嬰兒,故得此名。“繈褓”是用大米麵粉烙成的薄餅,薄薄如紙卻有—隻手掌那麼大。在吃的時候,當然少不了注入酸酸辣辣的汁液。外軟裏脆,酸辣可口,別有一番風味。
街頭“絲娃娃”小吃的場麵是宏大而繽紛的。數個長桌拚成一個巨長的攤子,上麵擺滿了各式菜絲,紅黃藍綠青紫黑,相輝交映。而桌邊坐著人們無不麵色紅潤、手腳利落、忙碌地咀嚼著。
然而,為了副總司令的安全,去街頭攤上吃肯定不可以,隻能購買帶回梅校長的家中。在此之前,魯思霞親眼監督攤主洗好、切好所有菜肴,準備好酸辣汁和麵餅,然後魯思霞一路跟著送進梅教授家中。當然,在正式開宴之前,魯思霞已經將所有菜肴都親口一一嚐過。
衛立煌咬了一口這種黔味傳統小吃,素菜脆嫩,酸辣爽口,在入口的瞬間一股,清涼沁入心脾,令人無比舒暢。
“不錯!味道很豐富!”衛立煌稱讚道。
“俊如兄,路德怎麼沒陪你一起過來呀?”梅光迪邊笨手笨腳包“絲娃娃”,邊問道。
聽聞此言,衛立煌夾菜的筷子停住了,他沉默了一會,語氣沉重地說:“迪生兄,韻珩已經於5年前,在成都過世了~”
“啪!”梅光迪手中快要完成的“絲娃娃”掉在地上,五顏六色的蔬菜散了一地。“怎麼會這樣!”梅光迪驚聞噩耗,震驚不已。
“天有不測風雲吧!一個小手術,卻不料發生了意外~算了,戰亂時期,多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我這樣也真算不了什麼!”衛立煌安慰道。
“那~路德不在了,俊如兄和蔣夫人,還有走動嗎?”梅光迪問得小心翼翼。
衛立煌有個能通天的夫人,是眾所周知的“秘密”。朱韻珩與美齡背景相似,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都留學美國,二人一見如故,朱韻珩每次去見宋美齡,可以不必通報就直接登堂入室。有了這樣的便利條件,衛立煌也深得“老頭子”信任,1939年1月,蔣介石委任衛立煌為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作戰地區跨及六省,戰區兵員有114萬人,戰區幅員和擁兵人數是當時全國十二個戰區中最大最多的。這是衛立煌為將以來最鼎盛的時期。
不過,朱韻珩與宋美齡的“太太路線”是雙向的,不但朱韻珩利用這個關係幫助丈夫接近蔣介石,宋美齡也以此幫助蔣介石籠絡人才。在1929年底蔣介石與石友三內戰、兵臨南京城下之際,衛立煌受命危難之際,重組勁旅,發揮自己天才軍事才能,將圍攻南京軍隊打得落花流水,鞏固了蔣介石的統治地位。
2
衛立煌苦笑一下:“韻珩去世後,我與上層關係就基本中斷了,再也沒人幫他說話~‘老頭子’一直為抗戰初期,我在山西戰場與八路軍合作而耿耿於懷,認為我同情共產黨,是親共分子。其實那時‘老頭子’與我就開始有了嫌隙。幸而韻珩和蔣夫人是閨密,由她從中調解,‘老頭子’對我還能容忍。韻珩不在了,再加上前段時間我在遠征軍任上時又不聽‘老頭子’調令,關係就越來越糟了!以至於慘淡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