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店民間文化火天下
黨的建設
作者:李雪麗
我的家鄉是以特色文化產業著稱的河南省夏邑縣火店鄉,這裏也稱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鄉34個村的5.2萬村民中,就有3萬多人從事生產宮燈、旗穗、網穗、排須、條編、中國結等特色文化產業。
當你走進火店鄉各個村莊的農家小院,便會發現這裏隱藏著一個個運轉有序的家庭工廠。據統計,火店鄉家庭院戶企業達8000多家,從業人員多達3萬多人,其中有3500多人常年在外從事購銷活動,在夏邑郵政局每天發出的數百件郵件中,約98%是火店鄉家庭工廠郵寄的產品。火店鄉的宮燈掛上天安門城樓,旗穗掛進人民大會堂,網穗遠銷新加坡、日本、韓國、泰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隨著這些文化商品的熱銷,火店鄉的年均生產總值達10.6億元,其中文化產業年產值達6.8億元。
來到火店鄉,你還能隨處見到喜慶的中國結。邵莊村村民王美花,20多年前開始和丈夫從事中國結加工,目前一家人各有分工,她和女兒在家搞加工,兒子在徐州定點銷售,丈夫在家負責收購,一年下來,銷售額達200多萬元。據王美花介紹,中國結是目前最流行的傳統手工藝品,其造型獨特、種類多樣,並根據形狀和寓意賦予不同的名稱,如盤長結、如意結、雙錢結、連心結等,以表達吉祥、祝福的寓意,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追求真善美的美好願望。
民間藝術與傳統文化交相輝映,泥土氣息與時代風尚相得益彰,推動了火店鄉民間文化產業蓬勃發展,也使火店人在追求幸福富足生活的同時,生動展示出“中國精神、中國形象、中國文化。”
(責任編輯: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