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附錄1] 兒科藥物療法(2 / 3)

6.抗生素的療程因感染的疾病不同而有差異,一般應該用到體溫正常、臨床症狀消退後72~96小時,某些特殊疾病,要具體處理。

小問題:什麼疾病情況下,需要聯合應用抗生素?

◆病原菌不明時的嚴重感染,或者是原有免疫缺陷的孩子發生了嚴重感染。

◆患兒為需氧菌和厭氧菌的混合感染,或者為2~3種或者更多的病原菌混合感染,應用單一抗生素不能控製病情時,需聯合應用抗生素。

◆某些重症感染患兒,如感染性心內膜炎、敗血症等,單一抗生素應用不能有效控製疾病。

◆某些感染性疾病患兒,如結核病、深部真菌病等,需要較長時間治療,但是病原菌容易對某些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因此也需要聯合用藥。

◆需要注意的是,聯合用藥時藥物的毒性也相加,因此應減少毒性大的抗生素的劑量;同時,聯合用藥後的不良反應也會增多,應注意觀察。

小貼士:應用某些抗生素時需要特殊注意的事項。

1.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具有明顯的耳毒性和腎毒性,兒童期應當盡量避免應用。如果臨床有明確的應用指征,而且沒有其他毒性低的抗生素可以替代選用時,才可以應用。在治療過程中,要嚴密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注意孩子的聽力改變,及時查尿常規,發現異常時立即停藥,並給予對症處理。如果有條件時,應當進行血藥濃度監測,並根據監測結果個體化給藥。

2.萬古黴素和去甲萬古黴素 也有一定的腎毒性和耳毒性,要嚴格掌握應用指征,一般在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時才考慮應用。而且,在治療過程中應當嚴密觀察不良反應,並應進行血藥濃度監測,個體化給藥。

3.四環素類抗生素 如四環素、土黴素,可以導致孩子的牙齒黃染及牙釉質發育不良,造成“四環素牙”,因此,不要在8 歲以下的孩子應用。

4.喹諾酮類抗菌藥物 如諾氟沙星、環丙沙星等,在動物試驗中發現可能引起幼齡動物軟骨關節病變的不良反應,盡管在兒科臨床至今尚缺乏例證,但為了確保用藥安全,該類藥物應當盡量避免用於18歲以下的孩子。隻有在嚴重細菌感染、而又沒有其他的敏感抗生素可以使用的情況下,才可以短期、小劑量應用。

5.氯黴素 會引起骨髓抑製的嚴重不良反應,目前已經很少在兒科應用。必須應用時,要定期複查血常規,一旦發現有骨髓抑製,要立即停藥。

四、腎上腺皮質激素在兒科的合理應用

腎上腺皮質激素包括糖皮質激素、鹽皮質激素和性激素,臨床應用的大多是糖皮質激素。

小知識: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原則。

1.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必須嚴格掌握適應證,防止濫用。

2.長期應用時必須注意觀察不良反應,如高血糖、高血壓、水鈉瀦留、低鉀血症、應激性潰瘍等。

3.在一般的感染性疾病時不宜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當孩子患急性嚴重感染且中毒症狀明顯時,可以短期應用,但必須與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同時應用,並應根據病情變化,及時減量和停用。

4.在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時,停藥過程中應該逐漸減量,不要驟停,以免原有疾病複發或出現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的症狀。

5.如果臨床懷疑為病毒感染性疾病時,應當慎用,因為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以抑製機體的免疫係統功能,有可能使病毒感染擴散和加重。

小問題:兒科有哪些疾病可以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

◆結締組織疾病:常見的有活動性風濕熱、類風濕病、過敏性紫癜等。

◆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或是持續狀態、嚴重的藥物過敏、過敏導致的喉頭水腫等。

◆感染性疾病:必須在有效抗生素治療的前提下短期應用,常用於膿毒敗血症、結核性腦膜炎或者胸膜炎以及其他伴有嚴重中毒症狀的感染。

◆血液係統疾病:如急性白血病、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輸血反應等。

◆消化係統疾病:常見的有出血性壞死性腸炎。

◆泌尿係統疾病:多用於腎病綜合征。

◆神經係統疾病:如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顱內壓增高等。

◆皮膚病:如濕疹、接觸性皮炎、剝脫性皮炎、天皰瘡等。

◆其他:腎上腺皮質激素還可以用於各種原因導致的喉炎及各種病因的休克。

小貼士: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

1.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 長期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會抑製機體本身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從而導致腎上腺皮質萎縮。如果突然停用外源性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會引起急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的症狀,或者稱為腎上腺皮質危象。孩子常表現為肌肉無力、頭暈、食欲缺乏、惡心、嘔吐等,嚴重時會出現低血糖、血壓下降,甚至昏迷或者休克,如果發現及治療不及時,可以危及生命。本不良反應可以發生在孩子停藥後的1年內,尤其容易發生在某些應激情況下,比如孩子有大手術、創傷、出血或者有重症感染時。因此,對於曾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停藥的孩子,當其合並以上這些應激情況時,應當及時補充外源性激素,以防發生危險。

2.誘發或者加重潰瘍 腎上腺皮質激素有促使蛋白質分解的作用,還可抑製肉芽組織的形成,因此能阻礙創口或者潰瘍的愈合。如果患有角膜潰瘍以及胃、十二指腸潰瘍的孩子,應用這類藥物後,會使病情加重,甚至引起出血或者穿孔。所以,有潰瘍病的孩子,禁止使用。

3.影響生長發育 糖皮質激素有對抗生長激素的作用,在兒童期應用,能抑製骨骼生長和蛋白質合成,從而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糖皮質激素還有對抗維生素D 的作用,使鈣的吸收受到影響,導致孩子骨質疏鬆,因此,在服用皮質激素藥物的同時,需要補充維生素D 和鈣鹽,並多吃高蛋白質的食物。糖皮質激素的這種不良反應,還能導致妊娠早期的胎兒流產或者畸形,所以妊娠早期要慎用。

4.誘發或者加重感染 糖皮質激素應用可以降低人體的抵抗力,容易繼發感染或者使體內潛在的感染擴散,因此,在激素應用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必要時加用抗生素。如果孩子體內原有靜止期的結核病變,應用激素後結核病灶容易擴散蔓延,因此,在開始長期應用激素之前,必須注意排除體內是否存在結核病變。若查出孩子有靜止期的結核病變,而又必須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時,可以同時應用抗結核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