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意的破壞,例如黑客利用網絡軟件設計時產生的漏洞和“後門”對電腦係統的非法惡意攻擊,從而使處於網絡覆蓋範圍的電腦係統遭到非法入侵者的攻擊,有些敏感數據就有可能被泄露或修改。
(4)網絡黑客和計算機病毒是造成信息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網絡黑客和計算機病毒的出現給計算機安全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要解決此問題,最重要的一點是樹立“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思想,牢固樹立計算機安全意識,防患於未然,積極地預防黑客的攻擊和計算機病毒的侵入。而病毒則以預防為主,主要是阻斷病毒的傳播途徑。
3 網絡信息安全的防範措施
(1)加強計算機防火牆的建設。所謂計算機防火牆是由軟件和硬件設備組成、在內網和外網之間、專用網與公共網之間的界麵上構造的保護屏障。它是一種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結合,保護內部網免受非法用戶的入侵,能夠保護計算機係統不受任何來自“本地”或“遠程”病毒的危害,向計算機係統提供雙向保護,也防止“本地”係統內的病毒向網絡或其它介質擴散。
(2)建立一個安全的網絡係統。從技術上保障可行的資源保護和網絡訪問安全,主要包括網絡身份認證,數據傳輸的保密與完整性,域名係統的安全,路由係統的安全,入侵檢測的手段,網絡設施防禦病毒等。
詳細了解當前存在的網絡信息安全問題,以及網絡信息安全的攻擊手段,積極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進行解決。
要從工作環境以及工作人員、外來人員方麵切實做好保密工作,要有嚴格的崗位考核管理製度,對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要經常培訓,以便從物理上斷絕對網絡安全的威脅。
用戶本身方麵,要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對於個人隱私及與財產有關的相關信息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能輕易告知他人。
要對網絡外部運行環境(溫度、濕度、煙塵)進行不定期的檢測、檢查和維修,提供一個良好、暢通的外界環境。
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和網絡安全行業的快速發展,網絡教育在學校教育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推動新的教育模式不斷向前發展。同樣,我們也麵臨著新的威脅,因此我們必須運用新的防護技術。網絡信息安全是一個係統的工程,我們不能僅靠硬件設備(殺毒軟件、防火牆、漏洞檢測)等的防護,還應意識到計算機網絡係統是一個人機係統,計算機是安全保護的對象,但執行保護的主體是人,隻有樹立人的計算機安全意識,才有可能防微杜漸,同時還要不斷進行網絡信息安全保護技術手段的研究和創新,從而使網絡信息能安全可靠地為廣大用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