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知道君子愛財,要取之有道。你這叫什麼,叫不擇手段。”
“不擇手段怎麼了?我隻是照葫蘆畫瓢,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我隻知道不這樣做就無法生存。如今誰不在挖空腦袋賺錢,不管是不是坑蒙拐騙,隻要賺到錢就是本事。看看現在,吃的、用的、什麼沒有假,不都是人造出來的嗎?就連讀書人也在造假,假論文,假學曆,更別說那些大權在握的官員們了。”黎煒說的義憤填膺。
“為了錢你就可以不顧一切了,什麼缺德事都可以做了嗎?你要那麼多錢幹什麼?有一天我們都會老去,都會死的,再多的錢到時你一分也帶不走。黎煒,不管咋樣咱們也朋友一場,你幫過我,對我好過,我記著你的好,不想眼看著你走上一條邪路。”葉娜說。
“你說這話挺有意思,像給我勾勒出一幅許多年後的圖畫。就衝你剛才的話我想好好跟你討論討論。”
黎煒把車駛下馬路,找一處寬敞的地方停下:“你剛才的話讓我想起一個詞來,道德。記得康德說過一句話:我一生隻敬佩兩件事、天上的星辰和內心的道德。
可什麼是內心的道德呢?我認為每個人心裏的道德標準都不一樣,就拿老板和打工仔做個比方,老板認為是他養活了打工仔,因為給了他們工作的機會,能讓他們活下去就是最大的道德。打工仔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是自己在幫老板賺錢,是自己養活了老板。你能說老板錯,還是工人對?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一旦有百分之十的利潤,它就被到處使用。一旦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一旦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一旦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一旦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包括冒絞首的危險。
馬克思的這一論斷對任何人都適用,隻是能獲得暴利的機會不是人人能遇到的。我不是替自己辯解,隻是想告訴你,丟掉那些沒用的良心,道德,清高。生活非常現實,你想生活的如魚得水沒錢是永遠不行的。我知道生命隻有一次,誰都會死,正因為這樣我們才需要在活著的時候找到一個落點,好好地活著。否則怎麼對得起自己的生命?”
黎煒說著,握住葉娜的手,覺得那雙手冰冷冰冷。
“我對哲學不感興趣。我隻是個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百姓,沒什麼抱負,隻想善人、善己、心安理得地活在世上。我不想犯罪、更不想上絞架。主說一切源於塵土、一切歸於塵土,生命本是如此簡單,我們何必要弄得那麼複雜呢?”
葉娜繼續表明自己的態度,不希望更多人被黎煒拉入這場利益的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