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論對各類就業困難群體的指導與幫助(1 / 2)

理論探討

作者:程煒

【摘要】本文針對就業困難群體的指導與幫助進行討論,試圖在經濟增長、國家立法、製度和政策的扶助等因素之外,探究就業指導工作的有效性。

【關鍵詞】就業指導 大學生 農民工 殘疾人 下崗工人

一、就業困難群體的界定[1]

就業困難群體是弱勢群體的一部分。筆者認為:就業困勢群體主要指雖有一定的就業能力,但由於職業技能差、文化水平低、社會閱曆淺等各種原因,在就業市場上處於弱勢地位,雖然都在積極尋找工作,但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即使就業也不穩定、就業質量低的群體。主要包括:(1)企業改製中的下崗群體;(2)殘疾人群體;(3)低學曆群體;(4)女性就業群體;(5)農村轉移勞動力群體;(5)大學生群體。

二、就業困難群體的成因

目前我國尚處於社會轉型時期,從農業為主導向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導的轉變進程尚未完成。加上風雲變幻的國際金融、政治形勢,種種因素綜合到一起,必然引發社會各層麵、各領域的複雜變化,其中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導致弱勢群體的廣泛存在。

三、對策

通過各種渠道增加就業崗位是解決就業難題的一個最直接的辦法,通過以經濟發展帶動就業、鼓勵自主創業轉變就業觀念,這其中都離不開必要的就業指導服務。

(一)大學生的就業困境與出路

2011年大學畢業生人數將達到758萬,加上前幾年未就業的,總數將達到900萬。可見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加之金融海嘯的陰影尚未完全退去,也進一步對我國的大學生就業帶來不利影響。

1、高校應該把就業指導貫穿於學生在校期間的各個階段,幫助每個同學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提高擇業能力,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和創業觀。大學生在注重學習書本理論知識的同時,應適時參加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多接觸社會、多鍛煉自己,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今後走上社會就業增加的成功機率。

2、由於自身職業定位過於狹窄、用人單位刻意拒絕、女性自身特點等原因,女大學生就業情況更加不容樂觀。為了更好地促進女大學生順利就業,幫助其度過困境,就業指導部門應針對女大學生這一群體的特殊性,加強研究,科學分析女大學生就業現狀,提煉出共性問題,進行相應的個性就業指導和服務。

(二)殘疾人就業服務亟待加強

殘疾人是最需要關心、扶持、幫助的特殊困難群體。絕大部分殘疾人是具有勞動能力或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就業對殘疾人及其所在家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義。

一是通過勞動就業部門和各級殘疾人聯合會加強合作,免費為殘疾人集中就業、分散按比例就業和個體戶開業提供就業信息、職業指導、職業介紹、職業培訓、職業評估、職業能力評定等服務項目,以提高殘疾人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二是殘疾人就業信息網絡建設,通過建立統一的多功能殘疾人就業信息網絡,以全麵、及時、準確地掌握殘疾人勞動力資源情況,掌握用人單位的用工信息、空崗信息,為用人單位和求職殘疾人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務;三是開展無障礙設施建設和開展信息交流無障礙工作;四是通過殘疾人的職業康複,幫助殘疾人恢複或補償功能,提升其就業能力。其中,應特別強調殘疾人教育及職業培訓對提升殘疾人就業能力的重要基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