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心感受學生
首先,教師角色要定位於學生發展的合作者、鼓勵者和思想的引導者。教師要從一個知識傳播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要從教室空間的支配者,向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轉變。
其次,要尊重每一個學生,要對學生最終掌握知識的能力和行為充分信任,要堅信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各種必要技巧,要相信學生有能力來調整自身的行為和自我評價。
第三,教師在設計框架問題時,要從學生的角度、高度創設問題情境,並創造條件和契機讓學生獨立地自我思考,提高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由表達他們的思想和個性時間和空間。
第四,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數學實驗和多樣化的探究,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教師應給學生提供生動、有趣的素材,尤其在學生未達到較高境界時,為他們提供形象支持的素材,以幫助他們理解,教學要視學生直接經驗,重視第一手材料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具體形象的認識支柱。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的課堂教學正在大力營造和諧愉快、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新課改的重要理念。在這種理念背景下,要求我們因地製宜,因材施教,充分把握和挖掘課堂中的有效資源,想方設法地創造寬鬆的教育環境,幫助學生實現學習方式根本的改變,培養學生養成動手實驗、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使課堂教學出現了許多異想不到的驚喜,亮點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