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為例
教研探索
作者:王建軍
【摘要】“2+1”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高職旅遊管理專業課程體係的構建是實現旅遊人才培養的前提條件,是進行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的保障。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旅遊管理專業適應區域旅遊、酒店和會展行業需求、企業崗位需要,以校企合作為支撐,以服務社區為宗旨,以國學文化為靈魂,以“雙證製”為輔助,構建了具有人文素養與專業技能相融合旅遊管理專業課程體係,並總結了課程教學體係保障實施的三個重要條件:校內外實訓基地是確保課程實習(訓)環節高質量完成的根本保障;“雙師素質”型師資隊伍建設是課程教學實施的基本前提;工學結合的教材建設和開發是課程教學實施的重要依托。
【關鍵詞】人才培養 課程體係 構建
課程體係是職業教育教學計劃的核心部分,課程結構是否合理,直接關係到能否實現專業的培養目標【1】。為了促進高職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滿足社會對人才的極大需求,依托廣州豐富的旅遊資源,以校企合作為支撐,以服務社區為宗旨,以國學文化為靈魂,以“雙證製”為輔助,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旅遊管理專業於2007年實施了基於“2+1”(2年校內學習、實訓,1年校外頂崗、畢業實習)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工作。在此模式下,圍繞社會對旅遊人才需求和企業崗位需要,按照課程知識、職業素質、職業能力的連續性和遞進性,構建了具有人文素養與專業技能相融合的旅遊管理專業課程體係。至今為止,旅遊管理專業已培養了3屆畢業生,畢業生綜合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學生就業基本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
1.高職旅遊管理專業課程體係構建的基本思路
1.1根據區域旅遊、酒店和會展行業需求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本專業緊密圍繞社會需求,培養的學生主要麵向旅行社、酒店和會展等企業,具體崗位工作有:旅行社的計劃與外聯、接待、旅遊產品營銷和導遊服務,酒店的前廳接待、客房服務、餐飲服務和酒店營銷等。基於以上崗位需求,本專業製定了旅遊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即以訂單培養為切入點,強化旅遊服務與營銷技能培養,培養符合區域旅遊、會展行業需求,適應生產、經營和服務等一線需要,具有良好職業道德、高雅文化素養、高水平旅遊、旅遊服務與營銷技能的人才。
1.2根據企業崗位需要設置專業課程體係,突出核心課程
本專業與省市旅遊局、外經貿委、廣之旅、碧桂園鳳凰酒店、文化假日酒店等單位密切合作,參照旅遊、會展行業企業職業崗位任職要求,引入行業技術標準,以培養學生職業綜合能力為出發點和歸宿點,融入理論知識、職業能力和素質素養,構建以核心課程為核心的專業課程體係。因此,在課程設置中應培養學生良好人文素養、創新精神,通曉旅行社、酒店和會展服務方麵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素養,較熟練掌握旅遊服務和營銷的專業技術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創新能力等。
1.3根據崗位工作技能需要設置工作任務,突出課程實踐教學
設置工作任務的指導思想,是把企業崗位所需工作技能具體分解為很多獨立的工作內容,每完成一個工作內容,相當於完成一個工作任務,整合各項任務直至培養學生從事崗位工作的實際技能,掌握職業崗位範圍要求的業務技能、溝通能力。實踐教學包括課程教學實訓、課程觀摩、課程專業技能實訓、畢業實習等必備教學環節,實踐教學學時比例不得低於總學時的40%。
1.4將“雙證製”納入課程體係中,增強學生在社會的競爭力
專業應將專業職業技能要求融入課程體係中,推行學曆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相結合的“雙證製”。即要求學生在完成學曆教育,獲取畢業證書的同時,也應取得國家旅遊局或旅遊行業認證的專業職業資格證書,如酒店前廳客房服務員證、導遊證、調酒師、咖啡師、茶藝師等。學生通過學生各種實踐技能的實訓及職業資格證書,有利於持多證走向企業工作崗位,增強就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