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學習了三角形中位線定理以後,教師可設置三類題供學生選做:(1)證明等邊三角形的三條中位線形成什麼圖形?(2)證明等邊三角形的三條中位線形成幾個菱形?(3)證明平行四邊形四邊中點的連線形成的圖形是什麼圖形?
各類學生經過努力或輔導,都能獨立完成任務,體會了成就感,增強了學習的興趣。
四、 加強檢查,分類過關
為了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必須重視複習、測試、講評、複測工作。複習時要幫助學習後進生歸納總結各知識點,理清各知識點之間的聯係;在每次命題時都加上10-20分的附加題,以滿足優生的需要;在評分時可以80、70、60分為及格線評判不同層次學生的成績,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講評時可讓學生統計出各種類型的錯誤給與爆光,通過小組之間的改錯活動給與糾正,增強學生的印象。
五、 注意教學中數學思想的分層滲透
數學是大腦的體操,而數學思想是數學的精髓。教學中不可能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因此,教學中對諸如換元思想、整體思想、方程思想、分類思想等數學思想的傳授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以好帶差、以快帶慢,分類輔導、分層滲透。
例如講授因式分解時,如(a+b)(a-b)=a-b,可先把字母a、b換成x、y,再換成x+1、y+1,再換成x+y、x-y等,讓學生體會換元思想。
六、 注重數學能力的分層培養
數學能力反應在運算、邏輯推理、空間想象、觀察實驗、數據處理方麵,教師在考察學生數學能力問題上要認真設置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的題目對學生進行分層次培養,如第一個圖形有一枚棋子,第二個圖形有三枚棋子,第三個圖形有六枚棋子,第四個圖形有十枚棋子,問第五個圖形有幾枚棋子?第n個圖形呢?這時可引導學生觀察圖形找到規律:第3個圖 =3×(3+1)/2枚,第2個圖=2×(2+1)/2枚……由此推斷,第n個圖有n(n+1)/2枚。
綜上所述,在數學的教學中,認真備課,時時抓住數學知識的特點,一些基本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及各學科之間的相互聯係、學科的縱向聯係,找準一些相關的素材的題目,經常性進行透徹剖析、重點剖析、讓學生掌握其思想精髓,讓學生感受這樣的數學課是一種享受,樂意去聽,對於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產生極大的學習動力,提高數學素養是切實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