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探索
作者:董毓倩
【摘要】本文論述了怎樣在初中課堂中怎樣進行分層教學的方法,一要分層備課,製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二要分層授課,三要分層練習、分層輔導,四要加強檢查,分類過關,五要注意教學中數學思想的分層滲透,六要注重數學能力的分層培養。
【關鍵詞】初中 數學課堂 分層教學
在學生的成長、成才過程中,學校的教育和培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學校的教育又主要是在課堂,甚至每一節課都是至關重要的,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更應抓緊每節課,向第一節課要質量、講效果,同時又要使學生在課堂上不受壓抑,輕鬆愉快地學習,創造性地學習,為此,本人在此文中淺談如何在新課標要求下,怎麼做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育要麵向全體學生”這些指的就是因材施教。為解決初中數學教育的普及性與學生個體差異性而進行分層指導、分層施教,正是貫徹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徑。
一、 分層備課,製定不同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任務及要求,它是教學過程設計與實施的前提。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麵製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如對某知識點提出理解、掌握、熟練掌握等要求;達到會運用、熟練運用、綜合運用等,要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體現科學性和發展性,更要切合不同學生的實際,符合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征,要具有可操作性,努力實現指導教學過程的目的。
二、 分層授課
在同一進度、同一內容下使學生達到不同的要求。教師應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一般以講授為主,輔以合作學習、研究學習等其他方式。講授時可多提問,盡量照顧到好、中、差三種學生,教學中,實行低起點、多歸納、勤練習、快反饋的課堂教學方法,注意評價的及時性,公正性、激勵性,如講“三線八角”時可幫助學生歸納出同位角找字母“F”,內錯角找字母“N”,同旁內角找字母“I”,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如果采用合作學習法,教師應本著“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分組,每組6人,配好、中、差各兩人,選定一名小組長,給組員分配任務,提問後盡量留時間讓各組組員參加討論,舉手發言,也可提問,使每位組員都有機會發言,以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教師要做好學習的參與者、促進者、幫助者和教學的調控者。
三、 分層練習、分層輔導
對練習、作業的設置要分層次、有梯度,對學習後進生布置概念、公式簡單應用題,對成績中等生可布置一些概念、公式的變式題、對成績優秀生可布置一些綜合應用題或探究題,以解決“吃不飽”或“吃不了”的問題,保護不同層次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