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立職業技術教學質量評價體係的理論思考(1 / 2)

教研探索

作者:蔣凱旗

【摘要】 本文闡述了職業技術學院教學質量評價體係建立的意義和評價原則,對評價體係的運作、管理和優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評價體係 指標 激勵

(一) 前言

建立促進教學質量全麵提升的科學的教學質量評價體係是職業技術院校內部教學質量監控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通過結合自身實際並借鑒行業內成功的評價經驗和方法,職業院校在不斷探索自身的教學質量評價體係。許多職業技術院校為建立符合高職教育特點的評價模式進行了有益的嚐試,並對一些新的職業技術教育評價理論和方式進行了理性思考和研究。

(二)建立職業技術學院教育質量評價體係的意義

教學質量評價工作既可以全麵評價教師的思想作風、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和工作業績,客觀反映教師的教學水平,為合理聘選教師和教師年度考核提供依據;又可以使教師獲取全麵的教學反饋信息,幫助教師總結教學經驗和教訓,及時改進教學工作,明確努力方向,增強責任心和事業心,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職業技術教育質量評價體係必須是一種具體的、可測量的、行為化的評價準則,是根據可測或可觀察的要求而確定的評價內容。一個被評價的體係通常由若幹因素構成,這些因素稱為評價指標。

職業技術教育質量評價體係的建立就是為了對評價活動起到導向作用,就是為了提高評價的客觀性和精確性,為了對評價的對象起到導向作用。

(三)建立職業技術學院教育質量評價體係的原則

職業技術教育質量評價體係建立的指導思想是指職業技術學院教育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的指向和教育活動的趨向,反映了學院的治學方略和辦學思想,即學院的社會屬性和對社會需求的適應性。

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是否科學有效, 評價是否能達到預期目標, 發揮積極的作用, 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並使之具體化和可操作化是評價成敗的關鍵所在。所以建立職業技術教育質量評價體係應遵循以下原則:

1、導向性原則。在職業技術學院建立教學質量評價體係, 最終的出發點是為了規範教學活動, 提高教學質量。優質的教學質量評價體係不但是評價教師目前課堂教學質量的標準, 而且能提高教師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促進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拓寬思路,出新意,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2、科學性原則。評價體係要符合科學性的原則,就是要符合職業技術院校的教學規律和客觀實際, 體係內各項評價指標要有明確的內涵, 指標間要形成既相關又不包含或重疊、更不矛盾的科學的有機結合的整體。

3、層次性原則。評價體係的指標應該層次分明, 包含各個要素的子係統指標, 以及各個子係統分解後的指標因素。層層相扣,分解詳細,各種規則一目了然。

4、可行性原則。質量評價體係評價指標可根據評價教師課堂教學的因素分為學生、同行教師、教研室主任、首席教師、教學督導員和校院係領導等五類, 各指標既要互相關聯又要具有獨立性, 同時各類指標應定性和定量相結合, 進一步提高評價的準確性、可信度、可區分度和有效性, 增加可操作性。

5、動態性原則。教育是一個係統工程, 教學是動態的,需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對象的變化, 在內容、方法等方麵不斷進行改革, 所以其評價指標必須是動態的和發展的。各項評價指標需隨著學院教學質量建設和自身能力的逐步提高不斷完善、修改,與時俱進,不能製約學院教學和管理體係的正常運作和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