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酒店管理專業設計之實踐教學設計(2 / 2)

四、實踐教學設計

實踐是管理之本,酒店管理專業非常重視實踐教學。實踐教學體係設計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一)實踐課程體係分層次,層層遞進。為了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根據職業崗位的需求,突出實踐教學環節,我們構建了分層遞進的體驗式實踐課程體係。通過課內實訓——校內實踐——校內外頂崗實踐——畢業實習——就業使學生逐層遞進的體驗酒店管理工作的過程,增強適應性,零距離上崗。

(二)校內實訓基地規範運行,真正做到了“教、學、做、用”一體化。酒店管理專業擁有設施完善先進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2個,建築麵積11700平方米、接待大廳2個、客房114間、宴會雅間10個、自助餐廳2個、廚房2個、會議室3個、報告廳、多功能廳、形體訓練室等,並配備有先進的酒店管理信息係統,能為100多名學生提供實踐訓練的場地。

校內實訓基地就是課堂,上午采用現場實境教學,邊講邊實境操作,中午教師到基地頂崗,可對學生進行現場指導,使教學更直接化;作為實訓基地,學生首先進行崗位認知性實踐,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從而縮短認知的過程,很快進入專業角色。

(三)校外實訓基地方麵,07年-09年酒店管理學院的校外實訓基地逐年遞增。目前酒店管理學院擁有省內、省外實訓基地17家。經過考察和調研,酒店管理專業發展的校外實訓基地有,省內的國賓大酒店、亞太大酒店等;省外的主要為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五星級酒店。我們充分利用校外實訓基地的環境資源、人力資源等,把酒店的前沿理念帶入教學,如國賓大酒店的親情化服務,西美酒店的七星化服務,使學生提前接觸將來就業企業的服務標準和管理理念。

(四)重視校外實訓基地的建立與運行,實施規範的管理機製。09級學生先後在北京航天城、河北廣電、嶂石岩財富山莊、國賓大酒店、西美大酒店、涿州誠信大廈等校外實訓基地進行實踐,每次實踐都有計劃,有任務,有目標。學生實訓期間,定期安排各專任教師輪流到校外實訓基地了解考察情況,保證學生的實訓保質保量的進行,最後圓滿完成實踐任務的學生獲得《學生實踐證書》。

(五)與企業緊密合作。2008年以來我院先後與石家莊6家大酒店和北京首都集團5家大酒店簽訂協議,為企業提供良好的服務技術支持。2009年4月-10月對嶂石岩財富賓館提供服務支持,深受各級領導好評。

教學模式與酒店企業需求接軌。校內外實訓基地作為實踐平台。學生在完成正常課內教學的同時,還要以一個真正員工的身份到校內實訓酒店進行頂崗輪訓,各部門管理人員要根據學生的紀律、態度、技能、服務水平、應變能力、管理素質等方麵給出每日實訓成績,定期總結,使學生在每一個頂崗階段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學生就業設計

專業定位是否科學、準確,就要靠學生就業來檢驗。在學生就業設計方麵,就業模式為“嵌入式負距離”。學生入學前,校企互相調研和考察,企業參與入學教育,培養學生從業熱情,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學生學習期間,企業參與部分課程講座、職業生涯講座,使學生提前了解就業崗位標準,縮短與企業的距離;學生畢業實習前,對學生進行就業動員,學生在哪裏就業,就在那裏實習,學生畢業後即就業。實習結束前,校企雙方共同對學生進行規劃,公布留用政策,提高學生的留用率。

種子式培養就是校企雙方對畢業實習學生重點培養。以國賓大酒店為例,學生剛進入企業實習時,企業與每位學生簽訂師徒協議,在實習初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待學生適應和勝任崗位工作後,結束師徒協議,隨後實習過程中,企業為其開展深入的培訓,發掘優秀的同學作為重點培養對象,提升其服務及管理能力。

建立巡訪製度,輔導員與係部領導,都要在學生實習期間和就業之後,定期進行巡訪,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解決學生在就業道路上遇到的困難和障礙,確保學生就業的暢通。

2010屆畢業生對口就業率78%,實習企業留用率55%。通過合作酒店的反饋,我專業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管理能力並重,重視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酒店與社會反映良好,競爭優勢明顯,專業前景廣闊。

作者簡介:

張劍超(1979.11-)女,助教,本科,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邵東風(1978.11-)女,助教,研究生,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研究方向:酒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