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與金融
作者:薑暉
【摘要】相關性和可靠性是會計信息質量的兩個根本特征,曆史成本具有較大的可靠性,但對未來決策缺乏足夠的相關性,而公允價值具有較大的相關性,公允價值的存在和發展是必然。本文闡述了公允價值的基本問題,公允價值計量衍生金融工具價值具有必然性,但是公允價值計量衍生金融工具價值需要一定市場經濟環境,同時公允價值在金融危機中存在一定的負麵效應,最後提出我國應用公允價值計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公允價值 衍生金融工具 負麵效應 對策建議
公允價值與曆史成本都可以作為會計計量的屬性,但是公允價值作為與曆史成本不同的計量模式,其本質是市場對資產或負債價值的認定,它的最大特點是熟悉情況的雙方在公平交易中形成的。一般來講,公允價值能更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經濟狀況,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本文主要闡述公允價值計量衍生金融工具屬性相關問題探析。
一、公允價值基本問題
(一)公允價值的含義
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在公平交易中,交易雙方應當是持續經營企業,不打算或不需要進行清算、重大縮減經營規模,或在不利條件下仍進行交易。從公允價值的定義可以看出公允價值是以市場定價為基礎的,其本質特征就是市場價值。為了加深對公允價值的理解,還必須說明以下幾點:一是公允價值是市場價值,有公平的市場,就有公允價值。它是客觀存在,不以人們的意誌為轉移,人們隻能承認它、利用它,享受由此而帶來的便利。二是雖然公允價值必須在公平交易的市場中才能產生,但若無相反的證據證明所進行的交易是不公正的或非自願的,市場交易價格即為公允價值。三是在某些交易不存在實際案例的情況下,可在市場上尋找相類似的交易價格作為其公允價值的計量基礎。四是有時在市場上也尋找不出相類似的交易價格,則必須在允當、合理的基礎上估計相關的計量屬性,除非市場上存在相反的證據證明該估計是非確當的。由此可見,公允價值作為來自於公平市場的會計信息,自然而然地就和信息使用者的決策緊密相關。
(二)公允價值應用的限製條件
在我國新會計準則體係中,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但是這個金額的取得,必須基於以下前提:
1.平等自願的公平交易中形成的市場價格才能是公允價格。活躍市場中的報價才是公允價值最直接、最真實的體現,而許多情況下並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存在活躍市場,這就使很多交易的公允價值難以取得。
2.公允價值必須是在持續經營狀態下形成的。市場對資產或負債的價值的反映處於不斷變化中,這就使公允價值難以確定。市場經濟中,商品價格日新月異、商業形式更是不斷創新,增加了公允價值的不確定性,也就增加了會計人員確定公允價值的難度。
3.公允價值是完全市場下的價值。參加交易人在“熟悉情況”情況下的交易,“熟悉情況”是指自願的購買者和自願的銷售者的交易,交易過程中不涉及任何個人情麵關係,不存在相互關聯的關係。交易雙方地位平等,從自身的商業利益考慮,在非強迫條件下自願地完成交易。由於信息不對稱和關聯交易的存在有時難保證交易的市場價值具有公允性。
4.公允價值的時間性。公允價值是未發生的交易的價格,需要會計人員進行估計,因此難以從現有的市場交易中得到驗證。
5.公允價值是需要估計的。相對於具有客觀性、確定性和可驗證性的以實際交易為基礎的曆史成本,確定公允價值通常需要進行估計,這就勢必包含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即使是最接近真實的市場價格,也需要會計人員從市場上多個市場價格中進行主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