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老年人常見病症家庭日常護理(5)(2 / 3)

【用法】空腹食,每日3次。

【功效】潤腸通便。適用於老年氣血不足或熱病傷津引起的大便秘結者

黑芝麻粳米糊

【原料】黑芝麻、粳米各150克,杏仁100克,白糖適量。

【製作】將黑芝麻、杏仁及粳米用水浸後搗爛成糊,煮熟加白糖。

【用法】每日分2次食用。

【功效】散結,清熱,潤腸通便。適用於大便幹結難下、濕熱便秘者。

糯米粥

【原料】糯米100克,檳榔炮製搗末15克,鬱李仁去皮研為膏15克,火麻仁15克。

【製作】先以水研火麻仁濾取汁,入糯米煮作粥,將熟,入檳榔、鬱李仁攪勻。

【用法】空腹食用,每日2次。

【功效】理氣、潤腸、通便。適用於胸膈滿悶、大便秘結。

桃花粥

【原料】鮮桃花瓣4克(幹品2克),粳米100克。

【製作】將粳米煮粥,粥熟,放入桃花瓣,稍沸即可。

【用法】隔日服1次。

【功效】消腫滿、下惡氣、利宿水、消痰飲積滯,治大便艱難。

【宜忌】通便即停,不可久服。桃花偏涼,適用於腸胃燥熱便秘。

萵苣炒春筍

【原料】萵苣400克,去皮春筍300克。

【製作】將萵苣洗淨,切薄片;春筍切片;油入鐵鍋中燒熱後,下二菜爆炒,加精鹽少許,起鍋即成。

【功效】此菜具有通利二便、寬胸導滯的功效,適於消化不良,習慣性便秘等病症。

雙冬蛤蜊湯

【原料】

1.麥冬15克,天冬15克,紅棗數粒(去籽);

2.綠竹筍2支,蛤蜊250克;

3.生薑2片,鹽少許。

【製作】

1.將材料1置鍋內,加水2杯,燒開後以小火熬約20分鍾後,過濾取湯汁備用;

2.綠竹筍處理後切片,蛤蜊吐沙後洗淨一起置鍋內,放入上述湯汁後再加3杯水和生薑片,放電飯鍋內蒸熟即成;

3.加鹽少許調味。

【功效】能養陰清熱,潤腸通便,適合老年人虛熱便秘。

藕盒茯苓粥

【原料】鮮藕150克,百合15克,大棗15粒,山藥、茯苓各15克。

【製作】將鮮藕(切塊)、百合、大棗洗淨,與山藥、茯苓一起水煎至熟軟即可。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食,連食15天。

【功效】清熱,潤腸,通便。

生地白術湯

【原料】生地30克,生白術60克,升麻9克。

【製作】將以上3種材料放入鍋中,倒入2碗清水,煎至一半即成。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水煎服。

【功效】適用於便秘、腹脹痛及不思飲食者。

香蕉粥

【原料】香蕉250克,菠菜250克,粳米100克。

【製作】先將粳米洗淨,與洗淨的菠菜一同下鍋,加入清水煮成粥,待粥將開花時,將切好的香蕉塊放入,稍煮即成。

【用法】每日1劑,分2~3次食用,連服3日。

【功效】清熱潤腸。主治老年性便秘。

大麻仁粥

【原料】大麻仁10克,粳米50克。

【製作】將大麻仁搗爛水研,濾汁,與粳米煮做粥。

【用法】任意食用。

【功效】潤腸通淋,活血通脈。適用於產後血虛便秘、小便不通利、關節凝澀等。

【宜忌】大麻仁食入過量可致中毒,故不宜過量。

蘆筍排骨湯

【原料】

1.黨參15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甘草5分;

2.蘆筍300克、豬小排250克;

3.鹽1小匙。

【製作】

1.將材料1用2杯水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藥汁備用;

2.豬小排洗淨切小塊,熱水焯熟備用,蘆筍削皮洗淨切小段;

3.取一瓦鍋,放入蘆筍和豬小排,倒入上述藥汁和水5杯,放入電飯鍋以2.5杯水蒸熟後再加鹽即可。

【功效】能清暑益氣,健脾開胃,適合夏天身倦不患飲食時食用。

豆豉苦瓜

【原料】

1.參須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5分;

2.苦瓜1條(約500克),小魚幹50克,幹豆豉2大匙;

3.鹽1小匙,糖2小匙,大蒜2小粒(拍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