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飯後忌馬上睡覺
隨著人的年齡增長,神經細胞功能也在逐步減退。老年人睡眠時間相對要比青年人少,容易醒,因而也容易疲勞。老年人白天常有打盹、思睡現象,特別是午飯後常常馬上入睡。這種做法對老年人健康是不利的。
聯邦德國醫學專家最近指出,三種人飯後午睡有一定的危險性:年齡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的肥胖者;血壓很低的人或血液循環係統有嚴重障礙的人,特別是那些由於腦血管變窄而經常出現頭暈的人。老年人大多有動脈血管硬化,尤其是肥胖的人。高脂血症容易引起動脈血管硬化,腦動脈血管硬化,常可造成腦供血不足。進餐後,消化道的血循環旺盛,腦部血流相對減少,加上睡眠靜止不動,就易加重腦局部供血不足。
我國有句養生格言,“飲食而臥,乃生百病。”因此,老年人進餐後,不宜馬上睡覺,可做些輕微的活動,以利血液循環。
老年人忌久坐沙發
現代家庭中,大多都擺設有沙發。柔軟大方的沙發,雖然給人們帶來方便和舒適,但是久坐沙發也給人們帶來不利的一麵。研究資料表明,人們認為坐在柔軟沙發上舒服,其實是一種誤解。因為柔軟的沙發不符合人體生理健康的要求,久坐柔軟的沙發,會導致“沙發綜合征”。日本行為專家發表題為《放棄沙發論》的論文提出:由於沙發過於柔軟,減輕了對人體的刺激程度;同時也減輕了對人腦的刺激,久而久之,就會使大腦的活動遲鈍,思維敏捷度明顯衰退,精神怠倦,渾身疲乏,腰酸腿疼,四肢無力。而且消化係統也容易出毛病,有厭食等症狀出現。
另外,當室內溫度過低時,久坐人造革類的皮麵沙發,還會引起坐骨神經痛和痔瘡等病症。
老年人由於器官萎縮,身體抵抗力降低,久坐沙發引起的副作用會更加明顯。因此,老年人不宜久坐沙發。
老年人蹲廁所要當心
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老人上廁所容易發生意外,有些人甚至在解大便時猝然死去。這是由於老人腸蠕動能力差,容易發生便秘,解大便時往往需要腹壁和膈肌強烈收縮,使腹壓增高。這樣會使心髒排血阻力增大,動脈血壓和心肌耗氧量也增加,致使血壓驟然升高,可導致腦出血;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及嚴重心律失常。兩者都會造成猝死。因此平時老人應多食含纖維多的蔬菜與水果,定時排便、預防便秘。
老年人熬夜須知
日夜有黑白之分,人有休息和勞動,這都是很自然的事。
由於生物鍾的作用,人類自古以來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慣。但有時因工作需要或緊急事情,需加夜班,甚至通宵地熬夜,這就改變了生活規律。如果不加注意,可能會給身體健康帶來不利,那麼熬夜應注意什麼呢?
1.時間不宜過長。每晚不宜超過午夜12點,因過於勞累,睡眠不足會引起疾病發作或加重,特別是心血管疾病,易在夜間發作,要備急救藥物,稍有不適,則應立即停止工作,及時服藥。
2.保持情緒穩定。晚上從事寫作、工作或學習時,常會遇到困難,百思不得其解,有時又會有新的發現和進展,這樣,情緒容易激動。激動的情緒常易誘發疾病,這時應把工作停下來,聽聽音樂或閉目養神,以便於控製情緒。
3.注意飲食。加夜班應適當加餐,但不能過飽,患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和糖尿病者,飲食更宜清淡,不可飽食。
4.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慢性肝炎或消化性潰瘍等疾病的患者,應盡量少熬夜,因外界的刺激,睡眠少等原因,常可以誘發慢性病的急性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