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元化發展的中國電視劇文化價值取向(2 / 3)

四、外來文化電視劇文化價值取向

這裏的外來文化電視劇指的是深受國外文化影響,模仿國外電視劇拍攝的電視劇。很顯然,在拍攝此類電視劇時,其文化價值取向從開始就不是中國的,但是礙於表現內容是中國的,於是在原作基礎上做出中國式的修改。這幾年中國電視劇深受美劇、韓劇影響,跟風之作數量不少,但是基本上都是一些不太成功的嫁接,不中不洋,例如《醜女無敵》、《回家的誘惑》等。這類電視劇往往隻將國外的故事挪到了中國,人物塑造、故事情節非中國化,缺乏真實性基礎,其價值取向並不真正是中國的,以至於其傳揚的是外國文化而非中國文化。

經濟的全球化、大眾媒體的強大力量,促進了文化的全球化,又帶來世界文化同質化的重大機遇和挑戰。一部分電視劇創作者迷失在外來文化中,誤以為電視劇創作可以將外國電視劇從形式到內容全盤接受,所以拍攝了上麵提到了外來文化電視劇。這種電視劇通過炒作等手段,在一段時間內能夠吸引部分受眾,但是其文化價值取向的水土不服,隻會對受眾產生不良影響。電視劇創作者要正確麵對全球化,深入思考中國電視劇所應秉持的文化立場,以創作表現有利於中國社會主義和諧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的故事內容,緊隨時代精神,把握優良傳統文化,用優質的電視劇回饋觀眾對電視劇的喜愛。

五、地域文化電視劇文化價值取向

地域文化電視劇是指按照具有鮮明特色地域文化的地區進行分類,甚至一個市或者縣也可以發掘自己的地方文化。這主要是指電視劇的本土化,以地域文化為受眾認知基礎的文化策略,包含了當地獨具特色的人文習俗、語言乃至思維方式。如上海方言電視劇《孽債》、《老娘舅》等,四川方言電視劇《山城棒棒軍》、《傻兒師長》等。很多地區都將創作地方文化電視劇作為一種有效的文化宣傳手段。然而電視劇本土化不等於文化複古,也不能過於傳統化。如何對這類電視劇文化價值取向進行引導,這也是一個重要問題。如何做到細致而不狹隘,吐故納新,在反映地方真實文化的基礎上,宣揚全局觀、科學觀,將地方文化價值取向導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應是此類電視劇首要思考的。

六、民間文化電視劇文化價值取向

民間文化“是相對官方文化、精英文化而言,由眾多普通百姓自發形成的一種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文化形態。它往往更多地釋放出下層民眾的情緒,與民風、習俗、生活方式緊密相連。”(王玉瑋:《當代中國電視文化民間化傾向探析》,載《寧夏社會科學》2007年4期)民間文化電視劇的代表是農村題材電視劇,中國傳統的民間文化仍然保留在農村中,例如電視劇《劉老根》,描寫了東北農村的文化習俗,既在新舊思想的衝突中推進改革思想,又宣揚了東北的二人轉藝術。民間文化電視劇,其價值在於一方麵保留了優良的中國傳統文化,另一方麵展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間的碰撞、融合過程。然而民間文化同樣也有藏汙納垢的一麵,不乏存有封建思想的殘餘,因此在真實反映民間生活的同時,要用主流的文化價值取向對其加以引導,去其糟粕取其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