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鍾山說事》語態的公共走向
在電視民生新聞競爭激烈的今天,《鍾山說事》將如何適應時代和受眾的需求,在新聞語態上又將如何發展?曾有學者研究民生新聞時撰文,認為公共新聞將是民生新聞未來的發展趨勢。公共新聞,在美國又被稱為“公民新聞”(Civic Journalism),其特點是新聞報道與媒介活動相結合,新聞傳播者在報道新聞事實的同時,還以組織者的身份介入到公眾事務中,發起公民討論,組織各種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使公共問題最終得到解決。(蔡雯:《美國新聞界關於“公共新聞”的實踐與爭論》,載《新聞戰線》2004年4期)隨著我國民主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公民意識的逐漸覺醒,再加之博客、微博、微信、互聯網,這些便捷的新媒體傳播平台為公眾搭建了一個可以民主討論、交流民生新聞和問題的公共領域。網絡正在深刻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逐漸成為了“大眾文化傳播的新途徑,社會服務的新平台。”(周海欽:《從電視新聞言論類節目的崛起看新聞語態的變化》,載《東南傳媒》2011年11期)網絡公共平台對於民生新聞語態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共走向是民生新聞評論節目《鍾山說事》新聞語態的發展方向。
《鍾山說事》欄目中的一些板塊已經逐漸顯現了“公共新聞”的影子。2013年4月13日播出的《武漢警方拷打湖南行善妹子調查》專門對鬧得沸沸揚揚的湖南女孩在武漢行善,卻被武漢警察拷問一事進行了一係列報道,並且呼籲武漢警方對當事民警給予嚴懲,給良知以敬畏。這一係列報道,充分運用了欄目自身的影響力,對武漢警方給予了很大的壓力,武漢警方最後出麵向這位湖南女孩道歉。《鍾山說事》在報道新聞事實的同時,還以組織者的身份介入到公共事務中,使公共問題最終得到解決,節目不少報道已經有了“公共新聞”的語態特征。特別是通過網絡這個巨大的“民意平台”,從網絡電視,手機電視等方麵入手,利用其方便快捷的傳播渠道和影響廣泛的意見互動空間,來為自己的節目征集素材,收集評論等。節目還根據各個新聞事件的不同特點,通過在網上開帖,吸引網友前來討論,並且通過網絡視頻,手機3G等方式直播,讓更多的觀眾能夠參與進來,引起更多的探討與建議的呈現。
《鍾山說事》作為一個地方台的民生新聞欄目,這種民生新聞語態的新模式帶來了節目的高收視和巨大的社會影響力,民生新聞語態的人格化特征、新媒體特征和公共走向,正是《鍾山說事》成功的關鍵所在。伴隨著全球化傳播、跨文化傳播和媒介融合的迅猛發展,全方位開放的話語形態將是今後電視民生新聞語態的發展趨勢。
(責任編輯:曾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