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語電影鑒賞與學生英語語言思維能力培養研究(1 / 2)

英語電影鑒賞與學生英語語言思維能力培養研究

影視教育

作者:馬迪

語言與思維的關係一直是學術界經久不衰的研究課題。針對語言與思維的關係研究最早要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史上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馬克思到上世紀30年代的人類語言學家薩丕爾都針對語言與思維的關係進行探討,馬克思在“語言與思維”的研究中提出“語言是思維本身的要素,思維的生命表現要素;語言是思想的直接實現”,針對語言與思維的關係,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提出民族特定的“語言”與其民族發展中形成特定的“思維”有著密切的聯係,直至上世紀三十年代,人類語言學的不斷發展,語言學家薩丕爾提出的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研究中對“語言”與“思維”的關係進行深度闡述。

一、語言思維概述

隨著當代語言學研究的不斷發展,語言與思維的研究在當代也不斷增多。2001年Chomsky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提出了關於大腦“生成語言詞語的演算原理”或詞語生成演算表征係統的假設。喬姆斯基認為“語言的本質屬於心智屬性”,這也將現代心理學引入到該研究領域之中,並給出“語言思維”的概念:“語言思維”狹義的概念是“憑借語言進行思維”;而另一個廣義上的概念是“語言思維,是語言符號在運行中,使語言的音、形、意加之語言符號之間的關聯性,繼而展現出語言的交際能力。同時,在研究中發現語言思維具有:“貫通性”、“語言思維具有構設性及重構性”、“語言思維具有記憶反射性”、“語言思維具有序列性”。(楊敏:《英語語言思維的特性》,載《外語研究》2004年10期)

二、我國大學生英語語言思維能力現狀調研

針對我國大學生英語語言思維現狀進行調研,調研對象選擇XXX大學隨機抽取203名學生,調研方式選擇問卷調研,問卷發放203份,收回200份,調研有效率約為98.5%,調研問卷擬定通過參考課堂焦慮量表和我校教學組定製的學習效果評估量表、以及TLC思維、語言、交流量表進行擬定,問卷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基礎信息,其中包括學生的性別、年級、專業等;第二部分包括英語學習興趣及水平;第三部分包括英語語言思維能力,英語口語、拚寫的連貫性;對話的流暢性;是否受到母語的語言幹擾等進行調研,通過調研數據分析,發現我國大學生英語語言思維現階段存在以下幾個特征:

1.女生的英語語言思維明顯優於男生

通過針對大學生英語語言思維調研發現,無論是英語知識積累水平,英語口語和抒寫能力以及英語語言組織的邏輯性,女生均高於男生,女生的英語語言思維綜合能力明顯高於男生,而在調研中男生的英語語言水平中非常好為“8%”;較好為“28%”;一般“37%”;較差為“18%”極差為“9%。

2.英語語言思維受到母語語言思維幹擾

正如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提出民族特定的“語言”與其民族發展中形成特定的“思維”有著密切的聯係,因而由於在漢語文化的環境中,對客觀事物的觀察的角度,即思維方式是不同的,這也造成在語言表達上中西方出現差異。在調研中發現92%的學生曾經有過“中式英語”的語法錯誤;同時有67%的學生至今依舊存在這些問題。其次,在英語翻譯時將母語作為中介,使思維和語言無法同步,繼而導致82%的學生英語學習困難,甚至出現語法錯誤。

三、英語電影鑒賞與學生英語語言思維能力培養關係的實證分析

1.實驗對象

此次教學實驗選擇大學一年級學生50名作為實驗對象,其中男生27名,女生23名,英語成績處於年級中等水平,英語水平“優秀”為24%;“良好”為28%;“一般”32%;“差”為16%,繼而將以上50名學生設定為實驗班。於此同時,另選擇50名大一學生作為參照班,進行教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