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教會了我思考人生,教會我怎樣快樂而有意義地活著,教會我感恩生活賦予我的一切。患癌後的這九年,既是我生命中最痛苦的九年,也是我生命中最厚重、最充實、最快樂的九年。總結下來,腫瘤除了帶給我絕望痛苦悲傷之外,還另外送給我三大禮物。
一、淡泊名利,輕裝前進
(一)給某雜誌主編的一封回信
Y主編:
您好!
首先,非常感謝您的來信。
今年四月,包括××晚報在內的上海諸多媒體對我做的一個學院內部的報告進行了報道。感謝媒體的體諒和保護,他們答應我不放照片、不用真名地對我的故事進行了報道。
之所以不放照片不用真名不是因為我低調,而是因為:
(1)癌症不是絕症,活下來也不是奇跡。我隻是在生病治療之餘,做了應該做和喜歡做的事。很多患者都是在治療之餘正常上下班,過著正常的生活。我也一樣,隻不過工作性質不同,頭上頂著一個名校的光環而已。我擔心媒體的過分關注與宣傳會誇大,甚至歪曲事實。
(2)安靜和諧的內心才是抗癌的良藥。追名逐利即便對健康人也是不利的,更何況我這個腫瘤患者。而且,我的家人和孩子,與我一樣,不想受太多人的關注。
至於您提到的社會捐助的事情,我謝謝您的好意。生大病的確是個無底洞,花費不菲。然而,現在的癌患越來越多,我很痛心地看到,有很多在社會底層的病友得不到好的救治(我甚至也曾經多次為他們小額捐款)。我已經占用了一切能夠占用的社會資源,學校和同事以及家人朋友也在不遺餘力地幫我,我不需要社會上的捐助。我不能因為我是一個大學老師就應該占用更多的社會資源。
貴雜誌之所以能風靡全國,很大程度是因為它擔負起了社會責任。我也願意在我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為社會盡到一份我的責任。比如,在學院內部做報告;比如在學校參加一些交流活動;比如在病友圈裏和病友的有益的交流與互助;比如到上海人民廣播電台參加節目(同樣是用傑人天相的名義),為癌患鼓氣加油……這些活動的前提是不打擾我個人的生活。我到目前為止沒有接受任何社會媒體的個人采訪。前一陣子,某國家級報紙曾打算采訪我,與貴雜誌一樣,對方要求真名真姓,學校也樂意我能夠成為一個正麵的典型,正如您說的“一個難得的和病魔抗爭的生命英雄,又是一個在逆境中奮發進取的勵誌典範”。但我沒有接受(至少目前是這樣),像我這樣生病後仍然堅持工作的患者太多太多了,比我堅強的人太多太多了,創造了生命奇跡的人太多太多了(我目前身體不穩定,還在與疾病戰鬥中)。我沒有資格得到社會過多的褒揚,也不想讓那些東西勞累我的身心,打擾我的家庭生活。對於我的這一選擇,我的家庭也非常理解和支持。
近7年來,我隻是在生病之餘做了喜歡做和應該做的事而已。我不是在為誰工作,也沒有那麼偉大。想辦法活下去是本能。那麼多人在幫助我,力所能及地做一點事情既是我的感恩之行動,也是我的價值觀、人生觀的體現。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我想在我有生之年盡量保護家庭和孩子不受外界的影響,這是我的義務和責任。
至於我寫那本書《刀尖上的舞者》,其實是圓一個“作家夢”(這與名利無關),而且書的出版也多虧了我的當編輯的同學幫了大忙。雖然書是公開出版的,但沒有大範圍發行。書出版後,我很高興這本書能夠幫到一些在困境中的人,尤其是麵對癌症心生恐懼的病友。這是讓我高興的事情,於人於己一舉兩得的事情。我生病這些年,我有了很多反思。麵對名利,我能夠把生病前得不到的痛苦修煉成目前的淡泊或比較淡泊,這是我的進步,我也把它視為抗癌的一個法寶。
囉哩囉嗦說了這麼多,再次感謝貴雜誌對我的厚愛,並懇請諒解和支持!也許將來我身體穩定了,孩子慢慢長大了、懂事了,我的想法會改變了呢,那時候我們再精誠合作,畢竟我也是貴雜誌多年的讀者。您看這樣可以嗎?
祝好!周末愉快!
傑人天相
2012—5—11
(二)如何看待媒體的宣傳報道
昨天,我在我們學院做了一個題為《珍愛生命·感恩生活》的報告,吸引了不少滬上知名報社的記者。
媒體為何關注我?我個人覺得主要因為我患癌後還繼續堅持工作,而且還攻讀了博士學位,另外還出版了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