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參加病友聚會究竟有哪些好處呢?
(1)從小我走向集體,是突破,是勇氣,更是收獲。聚會除了需要付出時間、體力、金錢、愛心外,還需要勇氣。聚會使很多新病人從羞澀、自卑中走出來,麵向大家勇敢地說出自己的病痛、自己的無助、自己的困惑、自己的恐懼。這是從小我走向集體的開始,這是勇敢地麵對自己的新起點,這是走向康複的第一步。參加完聚會,不敢在網上公布自己照片的病友也開始大秀自己的玉照了,對自己的疾病諱莫如深的也開始大膽討論病情了,有的病友在回家路上即勇敢地拋掉自己的假發,以新麵目、真麵目示人。這才是真勇士、真性情、真自我!患癌不是可恥的,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才不光彩。肉體的病痛不該摧殘甚至摧毀了自己的精神,我們都要愈挫愈勇、屢敗屢戰,我們要把病痛當作磨練自己、提升自己的機會,我們要比健康人更加勇敢、更加堅強、更加灑脫,學會珍惜生命、超越自我!
(2)拋掉心靈的包袱,找到精神的家園。無論你是多麼重的病情,這裏都有比你病情還重的病友;每一個看似普通的癌症病友背後都有一個驚心動魄、感人至深的故事;這裏不管是康複了十幾年的資深癌人,還是康複期的帶瘤生存者,或者複發轉移者,每一張燦爛如花的笑臉背後都是一顆樂觀、堅強的心;你身邊的每一個人,不管是76歲的老人,還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不管是紅光滿麵、體壯如牛,還是行動不便、身體虛弱,每一位都是癌症患者,但是每一位都不像病人。在這樣一個集體中,每一個人都是榜樣,每一個人都是傳奇,每一個人都是勇士。此情此景,你不會無動於衷,你不再感到自己不幸,你不再悲觀絕望,你內心升騰起了希望,你看到了前方的光明之路,你拋掉了沉重的心靈包袱,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園。
(3)愛心是付出,更是收獲。真正的愛不是索取、得到,而是付出。在癌症病友圈,更加深刻地體現了這一點。有了管理員們的傾心付出,才有了大家的交通、食宿、集會、交流、健身、看病之便利;有了廣大病友的熱心付出,我們才得到了彼此的寶貴經驗、愛心小禮物、各種幫助以及書籍、影像製品等精神食糧。
大家尊老愛幼,歡聚一堂,愛心的交織與心靈的碰撞使病友聚會根本不像病友聚會,更像是一個充滿溫情的家庭大聚會,殘酷的人間在愛心的付出下變成了美麗的天堂。每一個病友都把這個大家庭當成了自己精神的家園。這裏隻有愛沒有恨,這裏隻有歡樂沒有抑鬱和悲傷,這裏彼此沒有血緣,但是卻比親人更親。
因為愛,這裏的每一位都很開心、很真誠、很放鬆、很感動,收獲很大。愛心付出的越多,收獲的也越多。
50多個病友辛辛苦苦來了,又高高興興地滿載而歸了。然後,新浪博客掀起了發博文的高潮。貼照片,上視頻,談感想。照片中祥雲朵朵、美食連連、笑臉紛呈、輕歌曼舞,健身場所氣功、太極拳、笑療法各顯神通,會場裏、飯桌上,H教授的義診一絲不苟……說不完的故事,寫不完的收獲,看不夠的笑臉,品不夠的美味,敘不完的真情。感恩、感謝、感動,真情、真誠、真愛充斥著每一位病友博客的字裏行間。
我們都是折翼的天使,我們都是上帝格外寵愛的人,我們是激昂的雁陣,我們是並肩作戰的戰友,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我們要手拉手、肩並肩、心手相牽,我們要永遠在一起,我們要健康、快樂每一天!
(三)我們的圈子,我們的慶祝
—寫於參加第二次圈慶之後
從天目山回來整整一個月了,“圈聚後遺症”還沒好利索。看到大家的博客,我知道有這後遺症的不止我一個。有些話如果不說出來—當然憋不死—總感覺堵在那裏,上不來下不去,令人不舒服。
這是第三次去天目山了。第一次是十年前,碩士畢業前帶著本科生參加動物實習;第二次是去年五一節,一家三口,回來兩天後做的伽馬刀;這次是做了伽馬刀五天後去的,大家都知道,此次天目山之行是為了參加圈慶。
三登天目山,山還是那座山,但已時過境遷;人還是那個人,早已遍體鱗傷。唯獨這顆不老之心,隨著歲月流逝,竟慢慢滋生出一束微弱的火焰,雖不算熊熊燃著,但也不屈不撓,未曾熄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