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錯過了第二個寶貴的康複期
2007年,經過手術、漫長的放化療等治療,2008年春天全部治療結束。暑假,我主動要求上班,一切基本上又回到原來的軌道。中藥開始吃了,但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甚至半年不調方,中藥也是醫院代煎的,服藥的效果可想而知。
治療時憋著一股勁,治療結束了,便泄氣了。生活似乎沒了重心。已經不再跑醫院,但又回不到一個正常人,於是,感到無所適從。尤其是周末,整天滿大街溜達。內心深處感覺到這繁華的世界與我無緣,看不到未來,還體會不到簡單活著也是一種成就與幸福。治療結束後的日子裏,我內心並不快樂。就這樣過了兩年,2010年春天複發。我錯過了第二個寶貴的康複期。
3.頻繁複發期我加入了溫暖的病友博客圈
2010年春天的複發,伽馬刀一“刀”解決了。但伽馬刀畢竟是局部治療,為保險起見,我主動要求化療。化療後的腎功能損傷比2007年化療時嚴重得多。化療三次即停止,停止化療才倆月即複發。自2010年9月起,沒再化療。我扔掉了化療這支拐杖,心裏空落落的。這時候,我愛人在網上看到“六月新生小婦人”的博客,她移民加拿大,做過全腦放療。順著她的博客,我看到了病友博客圈並加入,那一天是2010年12月1日。
毫不誇張地說,自從加入病友圈,我抗癌革命的麵目就煥然一新了。
我很快成了圈子裏的活躍分子、搞笑主力,成了圈子的管理員。
患癌的前五年,我就像把腦袋埋在沙子裏的鴕鳥一樣,選擇了逃避。當然,逃避也有逃避的好處,無知者無畏嘛。但是,毫無疑問,孤軍奮戰對自己身體及精神的康複是不利的。加入圈子的這兩年,圈子給了我完全不同的抗癌經曆。我找到了“組織”,我吸取著圈子的養料與能量,同時,也激發並貢獻出了我的能量。我與其他管理員一起,管理著、嗬護著這個圈子。
2010年11月複發以後,2011年5月鞏固了一次伽馬刀治療。2012年先後兩次複發,三次伽馬刀。雖然複發似乎更頻繁了,但我對癌症的認識更全麵更清晰了,我的底氣更足了,我的精神狀態、備戰狀態與加入病友圈之前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我從被動變主動了,我從孤軍奮戰(那時候甚至連“奮戰”也談不上,幾乎是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地默默消極等待下次複發)變成了集團軍作戰,我認識了那麼多善良、睿智、堅強、樂觀、富有愛心的病友及仁心仁術的醫務工作者、中醫愛好者等。我收獲了很多很多,我的收獲遠遠超過我的付出。
4.第一次參加圈慶的收獲
2011年8月20日、21日,新浪癌症病友圈在北京舉行第五屆圈慶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不同年齡、不同癌齡、不同癌種、不同病情的五十多位病友雲集首都,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結識病友,增進友誼,交流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撐,共商抗癌大計,實現早日康複!
我們的病友來自全國各地,北起佳木斯,南至廣州,西起西安,東至青島。長途奔波,對身體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周六聚會,周五報道,很多病友周三周四就要出發,周日結束,遠處的病友周一周二才能到家。由於聚會是病友自費,所以交通費、住宿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很多病友經過治療以後已經是囊中羞澀。有的病友行動不便,有的病友因為種種原因也不願拋頭露麵。因此,許多人去之前一定經過反複的思想鬥爭,甚至是突破家人的反對。有位病友說,今年錯過了,也許就永遠錯過了,我一定要去!
當時我患病已有六年,也算是老病人了,但我加入病友圈隻有半年時間,參加病友間的聚會也是頭一回。與其他病友差不多,參加聚會前的心情比較複雜,有新奇、興奮、期盼,也有壓力。但是,聚會歸來,除了收獲還是收獲,除了感動還是感動,真的是不虛此行也!而且,感覺時間太短,還遠遠沒過癮。很多病友還沒來得及認識,很多話題還沒來得及交流,很多活動還沒來得及參加。於是,開始期盼、計劃下次的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