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我的抗癌忠告:新病友,請聽我說(3)(2 / 3)

(2)中醫輔助(發揮祖國中醫藥的優勢,調理身體);

(3)配合食療(食藥同源,重視飲食在康複過程中的作用);

(4)調整心態(心態決定成敗,好心態事半功倍,壞心態事倍功半);

(5)合理作息(熬夜是免疫力的克星,最好早睡早起並適當午休);

(6)適度鍛煉(運動能提高免疫力,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動則有益,但過猶不及)。

七、患癌後對自己重新定位

患癌是條不歸路。

自從患癌,生活中的方方麵麵都已經不一樣了。

在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麵都需要給自己一個新的定位。

調整心態在某種程度上比調理身體還要重要。

抗癌有四步:第一步,麵對它;第二步,了解它;第三步,處理它;第四步,放下它。怎樣“放下”呢?“放下”的含義不是要把癌症拋到腦後,而是要盡快從癌症的陰影中擺脫出來,回歸積極樂觀自信的生活。但是要辯證對待自己的癌症患者身份,既要記住自己是癌症病人,又要忘記自己是癌症病人。在生活、工作中,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給自己一個合適的定位。

癌症對人的打擊是巨大的,對人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很多現實的問題必須要正視。一旦患癌,你已經不再是過去的你了,可能永遠回不去了。過去能做的現在不能做了,過去很容易做到的現在做不到了,過去重要的現在不重要了。你的工作、你的收入、你的社會地位、你的朋友圈子,甚至你的個人感情及家庭關係也會跟著發生變化。這變化,或多或少,或早或晚,或好或壞。究竟影響會有多大,既取決於疾病本身,更取決於患者的態度。

患者應該采取什麼樣的態度呢?應該給自己一個什麼樣的新定位呢?

得了癌症,患者們普遍認為自己沒有了未來,沒有了希望,沒有了奔頭,喪失了信心,人生好像一下子失去了目標,失去了意義。我當初何嚐不是這樣?重病纏身,精神上的痛苦遠遠超過身體的痛苦。這時候,身邊人的話,你不一定聽得進去。你可以找病友,可以加入抗癌群體,我覺得群體抗癌正發揮著巨大的越來越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要學會活在當下,不要奢望未來,也不必悼念過去,因為幸福就在當下,幸福就在眼前。

不管有錢沒錢,不管身份地位如何,癌症患者都是弱勢群體,值得同情。但是,若時時處處總以受害者身份(心理)去要求別人的照顧,博取別人的同情,尤其是在單位、在家庭中,處處以病人自居、以弱者自居,這樣對身邊的人是不公平的,對自己的身體和精神也是不利的。你很不幸,但誰也不欠你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降低對別人的期望值,學會用感恩的心態來麵對周圍的一切。

反過來,總感覺虧欠了家人、虧欠了單位,覺得自己成了累贅、拖了後腿、矮別人半頭,弄得自己不敢出門,對患病的事實遮遮掩掩,神經過敏、談“癌”色變,甚至自怨自艾、自暴自棄,則既沒必要,也不理智。你一不偷二不搶,工作之餘生個癌,不丟人!總之,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做到不卑不亢,不怨天尤人,感恩身邊每一個幫助自己的人。

在工作上,要降低對自己的期望值,能做就做,不能做也別勉強。有些人不甘心自己的社會地位、經濟收入受損失,苦苦支撐,這就本末倒置了。身邊很多患者康複後重新走上工作崗位,也有很多患者一邊治療一邊上班,我本人就是這種情況。要不要上班,這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總之,身體是第一位的。我在高校工作,我是一直堅持上班的。一開始有經濟上的壓力,雖然吃力,但也硬撐著。慢慢地,我調整好了心態,調整好了工作方式、工作節奏。單位領導和同事們也很理解,很照顧,很支持。多年來,我得到了學校、學院、課題組及同事們多方麵的資助與支持,這對我的治療有很大幫助。同時,我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校和學院給我很多鼓勵。我自己笑稱我的專業是生病,利用業餘時間搞科研。我不攀比,不追求晉升,不追求工資待遇,隻是在生病之餘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對周圍的同事、學生也是一種激勵。因此,我的工作基本上是在輕鬆、愉快、融洽的氛圍中進行的。這對我的身體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