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我的抗癌忠告:新病友,請聽我說(1)(2 / 3)

二、癌症是種慢性病

癌症是種慢性病,慢慢與它周旋。

它可以把你吞噬,也可以助你高升,

是福是禍,還要看自己。

癌症是慢性病,包含三層含義:

(1)癌症不是絕症。

(2)一旦患癌就是一輩子的事,應該把抗癌看成是一場持久戰。

(3)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癌能殺人也能改變人、塑造人,關鍵在自己。

毋庸置疑,癌症是可怕的,很多患者被它奪去了生命。目前,癌症已經超過心腦血管疾病成為我國居民的首位死因。然而,我們必須知道,癌症並非絕症。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接受“癌症是一種慢性病”的觀念。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很多人並非死於癌症,而是死於恐懼。過分恐懼會嚴重降低機體的免疫力,使事情雪上加霜。另外,還有很多人是死於無知,死於過度治療。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隨著患者對癌症的認識更加深入,治療更加科學、合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患者走向了康複。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數據顯示,1/3的癌症完全可以預防,1/3的癌症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根治,1/3的癌症可以運用現有的醫療措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改善生命質量。

因此,患癌後一定要先過自己這一關,改變“癌症是絕症”的錯誤認識。要始終堅信,隻要能吃、能喝、能睡(如果還能走就更好了)就死不了。

癌症是人生的大敵。患癌後一定要冷靜麵對,千萬不要操之過急。要把抗癌當成是一場持久戰,在戰鬥之前必須冷靜做好戰略部署,做積極、科學、合理的治療。在治療時,既要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也要保證自己的生活質量。有句俗話,長壽不健康等於活受罪。患者有強烈的求生欲可以理解,但一定要明白,治病更要治人,生存質量比壽命更重要。腫瘤沒了,人也痛不欲生,何苦?何必?另外,有的腫瘤對生活質量不會造成大的影響,如果較難根除,何妨帶瘤生存?如果硬要把它幹掉,很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有質量的帶瘤生存遠勝於痛苦地無瘤活著。

治療後要抓緊時間“休養生息”以盡快提升身體的免疫力。即使康複了,也萬萬不可鬆懈,無論康複多少年都有複發的可能。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別怕麻煩,活著不易,癌患更難。一旦患癌就是一輩子的事。

癌症是可怕的疾病,可以讓人死,讓人生不如死,讓人生生死死,隻要活著便讓你永無寧日。但是,癌症也可以讓你優雅轉身、華麗蛻變、升華生命。究竟是前者還是後者,關鍵在於自己。很多已經康複了的病友,普遍認為患癌後的生命質量、幸福指數大大超過生病以前。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知道是福是禍、是成是敗。隻要一息尚存就不輕言放棄,活著就是幸福,活著就有明天,活著就有無限可能。正如尼克·胡哲說的那樣,“生命中的挑戰可以把你打倒,也可以助你高升。有一口氣在就值得感恩,用這份感激戰勝絕望與苦澀,一步步建立動能,創造你想要的人生。”

三、癌症可以治愈嗎

癌症可以治愈嗎?多少年不複發才算治愈?

我的病友裏麵,癌齡十年八年甚至二十年的不乏其人,我身邊帶瘤生存幾十年的也不鮮見。臨床上,五年不複發則稱之為臨床治愈。然而,癌症也非常頑固,不管你康複多少年也總有複發的可能。有的人說,最後不是死於癌症的才算真正治愈了。所以,我們不必過於糾結“治愈”一詞,盡量活得長、盡量活得好就是最大的成功。

那麼,如何治療才能活得長、活得好呢?

首先要明白癌症是種什麼病。癌症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癌症是控製細胞生長、分裂的基因或抑製細胞生長、分裂的基因出了問題。基因出了問題從人的外表是看不出來的,也不管你體格是否健壯,不管你是不是生癌前根本沒用過醫保卡,也不管你是兒童是大叔大爺,是蘿莉是禦姐是師太。來了就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