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冬季篇(2)(1 / 3)

一,蘑菇。中醫學認為,蘑菇性平味甘,具有補脾益氣、潤燥化痰和健胃平肝等功效。從蘑菇中提取的多糖類物質,對白細胞減少症和傳染性肝炎有明顯的療效;蘑菇的培養液可降低血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杆菌及大腸杆菌有抑製功效。蘑菇營養豐富,富含優質蛋白、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是一種低脂、低糖、低鹽、低熱量和高蛋白的食物。蘑菇還富含能提高抗病能力、增加血色素和明顯提高智力的賴氨酸,為冬季老少皆宜的食物。

二,香菇。中醫認為,香菇性平味甘,具有補氣健脾、和胃益腎等功效。學者研究發現,香菇所含的多糖能降解癌毒素從而減小癌毒素對免疫係統的影響。香菇中含有的葡萄糖苷酶,可以加強機體抗癌作用。香菇的營養價值比較高,根據測定,它含有30多種酶和18種氨基酸,並含有一般蔬菜所缺乏的麥角固醇等,被稱為“蘑菇皇後”。因此,它成為冬季家庭食用火鍋的必須佳品。

三,黑木耳。黑木耳營養較為豐富,滋味鮮美,是冬季家庭烹飪的常用佳品。黑木耳醫療作用很早就被我國人民所認識。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木耳生於朽木之上,味甘平,可輕身強誌。”中醫學認為,黑木耳有清肺益氣、活血、益胃、潤燥和滋補強身的作用,主治痔瘡出血、便血、血痢、崩中漏下等病症。現代醫學證明,黑木耳可以減少血液凝塊,軟化血管,防治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黑木耳中所含的植物膠質,還是有益於人體的天然滋補劑之一。

四,銀耳。中醫學認為,銀耳性平味甘,具有潤肺化痰和養陰生津等作用。銀耳中的抗癌多糖對多種腫瘤有抑製作用。銀耳糖漿能顯著增強巨噬細胞的功能,對射線損傷有保護功效。冬季經常食用銀耳,對神經衰弱、失眠、心悸、身體虛弱、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調養效果極佳。

禁忌食品

冬季不宜吃寒性食品

冬季氣候寒冷,人體陽氣內藏,脾胃功能相對虛弱,在飲食方麵,假如再吃寒性食物,勢必會損傷脾胃陽氣,引起身體多樣疾病。因此,冬季忌吃寒性食物。

油炸類食物冬季也不應該多吃

冬季寒冷,人們喜愛吃溫熱的食物以抵禦嚴寒。例如,我國北方冬季愛吃羊肉,南方冬季愛吃狗肉這些都是屬於時令的溫補之品。然則,並不是熱性的食物都合適,燥熱的食品吃多了容易出現上火的症狀,更嚴重是產生熱性的疾病。所以,冬季建議吃狗肉、牛羊肉、火腿、甲魚、海參、黑木耳等食品,忌吃油炸類食品。

冬季狗肉忌與大蒜同食

在冬季生活中,忌狗肉與大蒜同食,因為狗肉與大蒜犯衝。中醫指出,大蒜性質辛溫,有一點毒,具有溫中、下氣、殺菌、消食的作用。而且在新鮮的大蒜中,有一種經大蒜酶分解產生的大蒜辣素,具有殺菌作用,同時還能刺激胃腸黏膜,引起胃液提升,蠕動增強。狗肉性熱,大蒜辛溫有刺激性,狗肉溫補,大蒜熏烈,同食助火,容易損人。

冬季狗肉忌與鯉魚同食

狗肉味道鮮美,是冬季人們愛吃的佳品。它富含蛋白質,為熱性食物。中醫表示,鯉魚性味甘平,具有利水下氣的作用。鯉魚除了含有蛋白質、脂肪、鐵、鈣、磷等成分外,還含有多樣遊離氨基酸及組織蛋白酶。倘若鯉魚與狗肉同食,兩者生化反應非常複雜,不但兩者營養功能有區別,而且可能會產生不利於人的物質。所以狗肉與鯉魚忌同烹飪,更忌同食。

冬季不宜多吃醃菜

未醃透的酸菜含有豐富的亞硝酸鹽,進入人體血液循環後,會促使正常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為高鐵血紅蛋白,使紅細胞失去攜氧功能,從而引起全身缺氧,產生胸悶、氣促、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狀。另外,亞硝酸胺類化合物還是致癌物質。因此,冬季忌多吃醃菜。

冬季不宜喝酒抗寒

冬季氣候寒冷,人喝酒後可以幫助體內血流量增加,周身發熱,正是所謂“飲酒能抗寒”的原因。這種觀點是人們生活中的“常識”誤區。

人喝了酒後會全身出現溫暖,有發熱的感覺,但這是暫時的。從長時間看,喝酒後血管擴張,體內的熱量散發得更多更快,等酒勁一過,反而會使身體更加感到寒冷,並使抗寒能力削弱或者發生意外,如引起頭痛、感冒或凍傷。

另外,如果喝酒超量,中樞神經大腦皮層的機能就要受到抑製,從而影響體內熱量的產生,使體溫降低。至於乙醇產生的熱量,據研究測定,每克乙醇在體內氧化時僅能產生71千卡的熱量,這點熱量對人體的溫度無明顯影響。乙醇進入血液循環到達大腦之後,會直接幹擾調節體溫的中樞神經係統,造成體溫調節功能的混亂。同時,飲酒麻痹了人對冷的感覺。因此,冬季飲酒抗寒隻能起短暫的作用卻有害於身體健康。所以忌喝酒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