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
此粥補精氣、補肝腎。適用遺尿、遺精、陽痿、夜多尿、視力減弱、腰膝酸軟等多種病症。
川貝梨子潤肺湯
[材料]
川貝6克,梨子2個,豬肺150克,冰糖少許。
[做法]
川貝洗淨,浸泡片刻,備用;梨子削皮,切塊清洗幹淨,備用;豬肺洗淨,切片,用手擠去泡沫,備用。將川貝、梨子、豬肺放進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用文火煎熬,大約3~4個小時後,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
此湯潤肺、補肺、除痰等。可用於治療咯血、口幹痰黃、燥熱咳嗽、老人幹咳、肺結核咳嗽等病症。
[注意]
最適合夏季幹燥季節。
止咳茶
[材料]
金橘不限。
[做法]
將新鮮金橘洗淨。將金橘放入一個密封容器中。再加進少許鹽。時間半年以上,才可取用。取出鹹金橘3個(小兒減半),洗淨。將鹹金橘搗爛。再加進少許糖,衝入沸水,攪拌均勻,加蓋,稍待,去渣,即可。
[功效]
適用百日咳、久咳不愈等。
[注意]
也可用新鮮金橘代替,將之搗爛,加鹽、糖少許,衝入沸水,燜上一會兒,去渣,飲用。
黃芪紅棗酒
[材料]
黃芪100克,紅棗50克,高粱酒3000毫升。
[做法]
黃芪切片,紅棗用水清洗一下浸入高粱酒中。放在陰冷處2個月以上即可飲用。
[功效]
黃芪在中藥裏有“補藥之王”美譽,屬豆科多年生草本,供藥部分為其地下莖,藥性溫和,補而不生燥熱,富含生物堿,有強心利尿、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水液代謝,有使皮膚循環暢盛,營養充足的作用,更有滋補、強壯、止汗、排膿、製糖等效用。且對所有的下垂器官有提升的作用,如胃下垂、乳房下垂等。
馬齒莧粥
[材料]馬齒莧30克,粳米100克。
[製法]馬齒莧與米同煮粥。
[用法]1天2次,5天1個療程。
[功效]清熱解毒止血。主治血熱型子宮內膜癌。
三七藕蛋羹
[材料]鮮蓮藕250克,三七粉5克,雞蛋1個,精鹽適量。
[製法]三七粉、雞蛋調糊狀,將蓮藕切碎,煮熟後加入三七粉、蛋糊,加鹽適量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1天1次。
[功效]清熱化瘀。主治鬱熱型子宮內膜癌。
節令美食
農曆四、五月時,槐樹進入了花期,庭院以及馬路兩旁的槐樹,滿枝、滿樹都掛滿了黃白色的飛鳥形小花。花隻有15厘米左右,花姿花形也不十分引人注目,但滿街都可聞到槐花特有的香氣,連空氣裏都帶著一股甜絲絲的味道。這時,不僅會吸引許多采集槐花的農民,還會招來蜂蝶。槐花、槐米不僅能吃,還是地地道道的中藥材。
槐屬豆科高大喬木。開花後,結出狀似鏈珠的豆莢,中藥中稱作槐角,俗稱槐樹豆。槐花、槐米、槐角、嫩葉都能入藥,因此農民又稱其為“金藥樹”。因多植於庭院,故又稱“護房樹”。古時,人們還將槐樹視為吉祥樹,說是“門前一棵槐,不是招寶,就是進財”。清代著名植物學家陳渙子在《花鏡》中講到:“人多庭前植之,一取其蔭,一取三槐吉兆,期許子孫三公之意”。“三公”典出《周禮·秋官》,這樣說:“朝士掌邦之法,麵三槐三公位也”,三公,為當時官職名,周時指“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另有一種說法是“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西漢時期,人們則把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禦史大夫(大司空)合稱為三公。總之,都指的是掌握朝廷軍政大權的高級官員,這便是“植三槐,麵三公”的由來。人們種植槐樹,期盼子孫成龍、成鳳,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之意,把槐樹當成可實現美好願望的吉祥樹。
槐,古稱為懷,懷與槐同音,故又有“槐之言懷也,懷來人於此也。”其意好似懷念在外的人早早歸來。唐代詩人楊凝在《送客入蜀》一詩中,有“明朝騎馬揚鞭去,秋雨槐花子午關”的佳句。送友遠行,借“槐”之音達“懷”之意,暗喻在這秋雨吹打槐花的淒涼情景中,懷念即將遠行的友人,情義濃摯,曲折感人。
未開的花蕾,米粒大小,稱作槐米。采收後洗淨,加玉米麵或些許白麵,調佐上屜蒸食,是一種味道好美的應時節令食品,清香糯美,很有一番農村田園的風味。也可用槐米陰幹泡水代茶飲用,可清熱、涼血,是痔瘡患者的最佳飲料。嗓子失音沙啞時用其炒香,頻頻咀嚼會有一定效果。初生的嫩葉采收洗淨,用滾水焯熟,再放入冷水中淘過,拌食或用其榨取汁液,用以和麵作槐葉麵或餃子皮,碧綠瑩晶。用槐葉榨汁和麵做冷麵,在唐宋時便已十分普遍而且形成了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