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己不能達到理想中的完美高度時,完美主義者很容易作繭自縛,其中很多人忙忙碌碌了一輩子,可是最後卻一事無成,究其原因,就在於他們做事非要等到所有情況都完美時,才肯動手去做。他們不明白的是,世界上的事情沒有一件是絕對完美的,所以永遠不要追尋絕對的完美。
某人有一張十分出色的弓,他非常珍惜這把弓。一天,他看見集市上賣的弓很是精致,上麵雕刻著美麗的圖案。他再看自己的弓,雖然十分有力,但是卻很笨重,外觀也沒有特色,他認為應該增添一些華麗的圖案才能讓這張弓變得更完美,於是,他請藝術家在弓上雕刻一些精美的圖案。
這個人拿著雕刻好的弓不由得讚歎:“你終於變得完美了!這才是我要的弓!”
他一麵想,一麵拉緊了弓弦,但是,由於弓被雕刻得凸凹不均,結果“啪”的一聲,弓斷了。
人生就像這個人手中的弓一樣,過分追求完美的結果隻能是走向毀滅。
要求完美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做過了頭,反而比不完美更糟糕。完美主義者在做事的時候總是力求不存缺憾,哪怕是無關緊要的細節也不肯放過,到頭來卻隻能變成懶惰的人。因為人們所做的事本來就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完美主義者根本從一開始就在做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
世間的許多悲劇,正是因為我們執著追求虛無縹緲的完美,忽略了平淡的含義而造成的。因此,與其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尋找完美上,倒不如踏踏實實地從眼前做起,把握每一次機會。哪怕是麵對一份最平淡的工作,我們也要賦予它不平凡的內容。
適度追求完美,收獲更美
生活不缺乏美,隻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人生總是不完美的,所以不需要盡善盡美,重要的是要創造人生之美。我們永遠都不可能完美,但我們要有完美的夢想。
世上沒有完美的事,很多人常常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圓滿,這也不如意,那也不舒心,進而心情抑鬱,生活無味。其實,不完美隻是生活的一部分。你的生活不一定要最好,而努力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才是人生快樂的源泉。
世上也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缺陷。麵對缺陷,自以為聰明的人會選擇掩飾,結果卻往往收到反效果。而真正聰明的人會選擇揚長避短,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麵。擁有缺陷,正視缺陷,它或會將我們帶入到另一片美麗的風景中!
博格斯身高1.60米,是NBA曆史上身材最矮的球員,然而他卻在NBA這個巨人國中頑強地生存下來,並取得了很多好成績,成為名副其實的“矮個兒巨人”。博格斯曾對自己能夠進入NBA這個巨人國裏打球解釋說:“事實上開始我並沒有進入NBA的信心,是我的親人們給了我勇氣,他們都說我能行。同時我也相信自己的實力,在NBA並不是隻有7英尺的大漢才能夠打籃球,事實上當發動快攻時,一些大個子還不如我跑得快,我總是能夠把他們甩開。”
由於博格斯在投籃、助攻、搶斷等方麵表現非常好,他成為球隊後場的重要力量。在賽場上,他總是不負眾望,取得眾多佳績:1996~1997賽季,他以場均7 2次助攻,成為球隊的助攻王,這一數據排在全聯盟的第14位;而1999~2000賽季在猛龍隊時,他以5 07的得分失誤比(299次助攻、59次失誤)排在了全聯盟的首位。
主教練曾開玩笑地說:“博格斯對我們最重要的是,他能鑽到一些大個兒的懷裏將球掏出來。”
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任何人都不可能替代你,重點不在於你是否完美無瑕,而在於你是否有創造美和奇跡的信心與勇氣。一個人不能被一點小小的缺陷擊倒,一輩子生活在缺陷之中,陷入不能自拔的完美妄想症中,逃避人生的責任。
中國乒乓球運動員鄧亞萍8歲時就開始學打乒乓球,她身高隻有1.50米,曾經因為個子太矮被排除在省隊外。然而她卻是唯一一位獲得4枚奧運金牌的乒乓球運動員。
洛克菲勒曾說過:“人雖然不能控製先天的遺傳因素,但有能力掌握和改變自己的性格。因為人可以拯救自己、塑造自己、張揚自己、駕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