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亞保險:“縫隙”生存法則(2 / 3)

美亞保險進入北京以後,在選擇目標客戶的過程中,標準之一就是如何發揮美亞的全球和本土優勢。美亞保險最大的優勢之一在於遍布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服務網絡和超過4000萬的客戶,以及近百年的保險經驗。由此美亞北分將目標主要集中於幾類重要的客戶群體,如在海外投資的中國企業,高端本土企業,出口企業和外資企業等,同時也提供高端旅遊產品和保障。

客戶群確定以後,美亞北分根據客戶需求量體裁衣,製定專門的解決方案。例如針對在海外投資的中國企業定製“中國企業海外風險解決方案”;為出口企業提供專門的貨物運輸風險方案;為跨境並購企業定製“並購風險解決方案”;針對旅客在旅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如歐洲火山噴發造成的航程延誤,提供專門的旅程延遲保障。

在AIG近百年的發展曆程中,已經形成很多完善成熟的保險品種,美亞北分的優勢就在於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到母公司的“彈藥庫”中尋找適合的保險品種。“並不是看到哪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賣得好,就直接拿到中國來賣,本地市場的需求才是惟一的出發點。”

在“彈藥庫”找到的產品,即使是在國際市場上已經很成熟的產品也並不能直接拿到中國市場進行使用。美亞保險需要根據中國的法律環境、社會文化、經濟水平等各種因素對保險品種進行本土化改造,例如對保費價格進行調節、製定適合本土環境的“中國版本”等。

這種本土化改造並不單獨針對保險品種,還包括營銷方式。在國外,外資保險營銷大量依靠保險經紀,如在英國,保險經紀推薦業務占業務總額的80%。而在中國,保險經紀市場剛剛起步。“不過北京是一個特殊的地方,目前北京是我國最發達的保險經紀市場之一,全國共有保險經紀200多家,僅北京就占100家左右。”因此,美亞北分充分利用北京市場優勢,製定相應的分公司營銷模式,與保險經紀公司開展密切合作。同時美亞北分還嚐試多渠道模式,在一些特定領域積極開展如直銷、交叉銷售和同代理公司合作等多渠道探索。

護航“並購”

雖然美亞北分進入北京市場的時間並不長,但在產品創新方麵卻承諾了當初的“後來者居上”。“並購保證補償保險”就是一個極好的例證。

自2009年以來,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活動異常活躍,今年這種態勢將會繼續維持和增長。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由於國內外法律環境等方麵的差異以及並購經驗等方麵的不足,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活動中存在著如合同陳述保證違約等重大交易風險。

2009年1月,美亞保險推出了國內首個“並購保證補償保險”。該保險旨在對收購兼並交易中存在的風險進行防範,並就購買合同規定的陳述保證麵臨的違約賠償風險提供保障,建立並購交易中的風險圖譜。

據於璐巍介紹,這一險種所能防範的風險主要包括賣方在簽署並購協議後違約,第三方針對並購目標公司提出索賠,造成買方損失等風險。

於璐巍進一步解釋說,“如果發生保障條款中保障的風險,收購方可以通過該保險補償其因賣方違反並購協議中的保證條款而遭受的損失。”因為收購方可以直接先向保險公司索賠,而不需要向賣方索賠,避免進入曠日持久的訴訟談判。“在發生保險合同約定的承保風險後,被保險人不僅可以向美亞索賠,還可依照保險合同,獲得相關抗辯費用,不僅為公司和管理層減輕金錢負擔,降低風險,還可以從心理上降低管理層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