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采購國產設備退稅政策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
1、高校屬於公益類的事業單位,增值稅納稅範圍較窄
高校屬於公益類的事業單位,有其特殊性,不同於生產、銷售或提供服務的企業。高校的主要業務是教學、科研。目前,高校的增值稅納稅範圍較窄,除獨立實體外,涉及繳納增值稅的業務較少,涉及營業稅、個人所得稅的業務較多。
2、學校對稅收征管工作重視不夠
很多高校領導對稅收征管工作重視不夠,辦稅業務人員水平不高,對稅收政策不了解,經常出現多納稅或少納稅的問題,導致學校麵臨補稅、罰款,承擔不必要的稅收負擔等稅收風險。近年來,稅務機關加大了對高校稅收的征管力度,稅務稽查工作中出現了很多問題。
3、非財會專業的教師不了解相關稅收知識,工作沒有積極性
學校相關院係的教師特別是非財會專業的教師,對采購設備退稅涉及增值稅稅法、稅率、發票等具體細節不夠清楚。例如:有的教師將專用發票或普通發票混淆,不知增值稅發票180天認證的有關規定和退稅的計算方法。
依據稅務部門退稅的相關要求,學校原有采購設備報銷流程需增加退稅相關資料,如規範的合同、固定資產設備的照片、編號、存放地、責任人等,財務報銷時不符合要求要退回重新整理。由於財務報銷資料不全,導致資料來回往返增加許多工作量,影響了財務工作的進展。
4、對辦理納稅業務人員的影響
2012年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是貨物勞務稅收製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也是一項重要的結構性減稅措施。新的稅製改革涉及很多新的知識和政策,也大大提高了對辦稅人員的業務水平要求。如何根據新稅收政策,做好增值稅、營業稅等各類稅種的籌劃、核算等,對高校辦稅人員也是個考驗和挑戰。
四、高校財務的應對策略
1、加大和當地稅務機關的溝通合作,加強政策宣傳
有些高校行政權因不屬所在地區管理,與當地稅務機關交流很少,有些新的稅收政策和優惠政策不能及時掌握並及時實施,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高校可以通過請稅務人員來校講課、不定期座談等方式加強溝通和交流,讓師生更多了解各種稅收政策,理解支持財務人員納稅管理,同時可以讓稅務機關更加了解高校,以更好地配合。
2、努力學習,提升高校涉稅人員業務技能
要想在日常的稅收征納中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財務人員必須通曉相關財務、法律知識,準確進行財務核算;熟悉辦稅實務,準確進行稅款計算和申報納稅;熟悉稅務管理事項,幫助學校籌劃發展;熟悉電子技術,能熟練運用各種財務和辦稅平台;熟悉谘詢維權途徑,合理滿足涉稅需求和維護自身權益。因此,高校涉稅崗位及相關財務人員要定期參與稅務培訓,及時了解掌握稅收新政策,進一步豐富稅收業務知識。
3、全麵樹立大局觀念,共同落實具體操作
研發機構全額退還增值稅是國家為了鼓勵研發機構和高校的科研開發以及產學研成果轉化,對研發機構和內外資研發中心推出的一種特殊政策退稅。高校一方麵應積極與稅務部門溝通,在操作上達成共識;另一方麵應加強和其他高校之間的聯係,互相交流,避免其他高校走彎路,重複犯錯,以節約運行和實際操作成本,共同推進退稅工作順利進行。
4、強化培訓,防範涉稅風險
由於各高校院係專業眾多,非財會專業的教師可能對采購設備涉及增值稅等發票具體細節不夠清楚。各高校應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培訓,使其了解相關稅收知識,熟悉相關程序,盡快接受稅收新政策給自身帶來的改變,適應新的財務工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