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民辦高校支持科研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少。民辦高校依靠學費收入滾動發展,辦學資金短缺。資源來源的單一以及資金的相對有限,使得民辦高校必然在一些工作的開展上捉襟見肘。在科研工作上,就難以給本校教師提供和公辦院校一樣的科研條件。這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麵:一是欠缺對科研工作的重視,一些民辦高校重教學、輕科研,對教學投入多、對科研投入少,在全校形成科研可有可無的一種氛圍,使得青年教師喪失了對科研工作的進取精神;二是欠缺開展科研工作的必備硬件,開展科研工作需要大量的硬件投入,如實驗室的建設、科研器材和耗材購入、專業書籍的購買等,這些硬件建設在一些民辦高校相對薄弱,這對於青年教師來說可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開展科研工作無從下手;三是欠缺開展科研工作的軟件建設,如對青年教師科研素質提升的培訓和培養少之又少,民辦高校大多不能為教師提供學術交流經費支持,也很少在校內開展提升教師科研素質的業務培訓,也不能為教師進行學曆提升提供必備的條件,隻能靠青年教師在科研工作中自我摸索,大大拉伸了青年教師從科研入門到科研熟手之間的過程;四是欠缺科研經費的投入,絕大多數高校不開展校級科研項目的申報工作,也不開展本校科研成果獎的評選,對教師獲得的上級各級科研項目的立項以及科研成果的獲獎沒有經費支持和獎金的激勵;五是忽視了教師在科研工作中的時間投入,絕大多數民辦高校均采取的是教師坐班製,而且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大大高於公辦院校教師,這樣教師從事科研的時間就難以保障,要開展科研工作隻能靠夜晚、節假日等休息時間。綜上,正是由於當前一些民辦高校欠缺對科研工作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使得民辦高校教師開展科研工作隻能完全靠自身資金投入搞科研、靠自覺搞科研、靠工作之餘的時間搞科研,這對於民辦高校的青年教師來說,無疑是不太現實的。
3、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科研意識薄弱和科研水平低下。作為科研工作開展的主體,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科研意識薄弱和科研水平低下是不能被忽視的。造成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科研意識薄弱和科研水平低下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是民辦高校教師隊伍不科學。由於民辦高校的教師隊伍存在著專職教師中高職稱教師少、低職稱教師多;高學曆教師少,低職稱教師多;老教師和青年教師多,中年教師少等問題,大大製約了民辦高校科研工作的開展。對於民辦高校來說,高職稱教師往往都是老教師,他們已經基本處於學術研究的末期,喪失了科學研究的動力和激情,他們大多數難以成為青年教師進行學術研究的領路人。在這種情況下,民辦高校青年教師因缺乏整體的科研氛圍造成科研意識薄弱,或者隻能靠自己在科研的道路上摸爬滾打,這會導致科研水平的提升過程周期長、效果不明顯。二是民辦高校青年教師對自己要求不嚴格。一些青年教師在民辦高校找不到歸宿感,認為民辦高校終歸不如公辦高校穩定,為了尋找更好的崗位整天忙於考公務員或力爭取得更高的學曆,無心搞科學研究;一些青年教師工作後安於現狀,忽視了自身的學習,忽略了自身科研水平的提升;一些青年教師不願意在科研工作中下功夫,缺乏科研工作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