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和“血管”親密相處
健康
作者:周米嘉
很多人以為,人隻有到老了才需要為血管操心。殊不知,30歲以後,人體內的血管斑塊就開始出現並變大。雖然很多人表麵看起來精力充沛,連感冒都很少得,其實身體裏的血管已經悄悄老化,慢慢失去彈性,在不知不覺中衰老和損壞。
人體每6.5平方厘米的皮膚上就分布著長約6.1米的血管,好的血管富有活力,血管口徑大、管壁光滑、柔軟、彈性好,輸送血液的能力也強。而不注重保養的血管就像用了很長時間的自來水管,管道內壁結垢、生鏽,導致管道受阻而無法供水。血液中的“水垢”就是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它們在血管壁上越積越多,形成如同黃色小米樣的斑塊。久而久之,血管壁彈力下降,血液流動受阻,最終因缺血引起心、腦血管病。那麼該如何保養血管呢?
吃點血管“清道夫”
防止血管過早老化,應多吃清理和保護血管的食物。許多老年人都有血管硬化的現象,醫學研究證明,以下食物對疏通清理血管、預防血管硬化有特殊的功效。
普洱茶
普洱茶性溫,對脾胃刺激相對較小,含有茶多酚等多種有益健康的成分。研究發現,普洱茶能顯著抑製糖尿病相關生物酶,有助於穩定血糖。茶葉中的茶多酚,能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緩解血液高凝狀態,增強紅細胞彈性,緩解或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經常飲茶可以軟化動脈血管。
推薦吃法:普洱茶建議在兩餐之間飲用。衝泡時要用100℃的沸水。喝普洱茶最好先洗一遍,因為大多數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數年後飲用,容易沉積塵埃,“洗茶”可達到“滌塵潤茶”的目的。
燕麥
燕麥中含有豐富的β葡聚糖和膳食纖維,可抑製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對調節血脂有很好的作用。而且,燕麥能帶來較強的飽腹感,使人長時間不餓。
推薦吃法:建議選擇最“單純”的燕麥,即大片、整粒、不細碎,且不添加任何糖、奶精等成分的燕麥。可用其熬粥,再加些果仁,營養又美味。
芹菜
芹菜中含有豐富的鉀和芹菜素,它們都有利於控製血壓。美國心髒協會雜誌《高血壓》刊登的一項研究指出,適當飲用芹菜汁確實有助於降血壓。
推薦吃法:烹製芹菜要少油少鹽,否則會削弱芹菜的降壓作用。可將芹菜焯水後涼拌,或者直接用來榨汁喝。
黑豆
黑豆含有豐富的花青素,能清除體內自由基,降低膽固醇,促進血液循環。此外,花青素還有護眼的功效。
推薦吃法:花青素在酸性條件下更穩定,用醋泡有利於黑豆中營養物質的吸收。泡製前需要先將黑豆炒熟,放涼後倒入陳醋使其沒過黑豆,但需要留出大約1/3的空間,以免黑豆膨脹溢出。蓋好蓋後浸泡,等黑豆完全膨脹後就可以吃了。黑豆還可以用來打豆漿或熬湯熬粥。
海帶
海帶不但是含碘較高的食物,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膠質,其中的膠質成分能結合血液中的有害物質,如重金屬,具有排毒、淨化血液的作用。
海帶中含有豐富的岩藻多糖、昆布素,這類物質均有類似肝素的活性,既能防止血栓又能降膽固醇、脂蛋白,抑製動脈粥樣硬化。
推薦吃法:可以直接將海帶泡發後,製成涼拌海帶絲。不過,由於海帶屬於涼性,建議身體較寒、體質虛弱的人可以吃些海帶燉豆腐,經高溫加熱後,能中和海帶的涼性。
納豆
納豆是由黃豆通過納豆菌發酵製成的豆製品,研究證實,納豆中的納豆激酶能“溶解”血栓,防止心肌梗死、腦梗死等疾病。此外,納豆還富含大豆異黃酮、鋅、鈣與維生素K,不但能補充雌激素,改善更年期症狀,還可以預防骨質疏鬆。
推薦吃法:為了保持納豆激酶等成分的活性,納豆不能加熱吃,必須是涼菜狀態,新鮮食用。此外,為了保持它有益於心血管的健康特色,不能在裏麵加入大量油脂,也不建議配合大量動物性食品食用。
菌菇
菌菇類食品熱量低,不僅是植物蛋白質的來源,還富含多種營養素,老人適量吃菌菇類,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