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樓船改裝後的輪船,威力會更大。
與艨艟的體型狹長不同,樓船高大,乃是內河霸主,載人幾多,行進速度也不夠快。
樓船原本就附有不少裝甲,再加上勿需近距離作戰,因而隻加裝了輪子和一些新式的武器裝備。
馬鈞雖然是幕府司船長史,可是他同樣還有改進升級江東軍軍備的任務。
而樓船上加裝的新式武器裝備正是馬鈞的大作。
改進版的投石機,船頭弩機和拍杆。這三樣新式武器,將會大大提高江東水軍的戰鬥力。
改進版的投石機和船頭弩機都是遠程武器,也符合樓船的作戰需求。
之所以是改進版的投石機,主要是因為之前的配重式投石機體量太大,且操作方式不適合在船上進行。
改進後的投石機不是配重式,變成了扭力式。
扭力式投石機,依靠扭絞繩索產生力量彈射。
彈射杆平時是直立的,杆的頂端是裝彈丸的勺子或皮彈袋,杆的下端插在一根扭絞得很緊的水平繩索裏。
彈射時,先用絞盤將彈射杆拉至接近水平的位置,在勺子或皮彈袋裏放進彈丸。鬆開絞盤繩索時,彈射杆恢複到垂直位置將彈丸射出。
這種扭力式投石機相比配重式投石機的射程要近一些,威力要小一些,但在水戰中利用的話效果也還可以。
這種投石機使用的是泥質彈丸,石彈太重不堪使用。
在孫策的設想中,水戰中的投石機,拋射燃燒的火油才是最好的作戰方式。可惜到目前為止,孫策尚未在江東發現石油。
弩機實際上就是一種放大版的弓弩,射程和威力更加大,同時也需要更多的人才能夠使用和發射。
一般來講,樓船上配置的弩機需要三個人一同轉動絞索,才能拉動弩弦。
弩機發射的是鐵質的長矛,威力極大,可以遠距離撕裂船體,堪稱水戰利器。但問題在於弩機每次發射的間隔時間太長,不好上弦。
而樓船上的拍杆事實上是一種近戰武器。
水戰中總會出現一些始料不及的情況,比如說巨大的樓船被大量艨艟和走舸所包圍。這時候,就可以利用拍杆進行攻擊。
拍杆實際上就是杠杆,一頭縛有重物,士卒以繩索拉住另一頭抬起杠杆,然後迅速放下,以重物砸船。
江夏郡和鄱陽郡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水軍的重要性,不管是黃祖攻打鄱陽郡,還是孫策攻打長沙郡,沒有強大的水軍是不可能的。
寬闊的長江水道和密布的支流水網讓兩郡的地理極為複雜。
柴桑和彭澤兩縣是扼守整個鄱陽郡的關鍵位置,這兩個縣城是長江水道與彭蠡澤交彙的兩個點。
控製了柴桑縣和彭澤縣,就控製了整個彭蠡澤。
控製了彭蠡澤,就控製了鄱陽郡。
因此,整個彭澤都督府的防禦重點也在柴桑縣和彭澤縣。
6000水軍被全部部署在了柴桑縣,而彭澤都督徐盛則帶領虎步營駐守在彭澤縣。
到達沒多久的陪戎中郎將周瑜和侍衛司校尉呂岱也暫時駐紮在彭澤縣。
(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