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智慧伴侶(2 / 2)

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該技術在商業領域的應用,一個有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是,被機器人搶了工作的人如何重新獲得就業機會?機器人替代人工的趨勢明顯,這將剝奪人們以體麵的方式參與勞動並獲得報酬,以及實現自身社會價值的權利。

另外一個擔憂,就是對機器人風險的控製。這種擔憂一直令我不解:一方麵,科學家承認,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還製造不出來“具備了隻有人類才有的認知能力和意識”的機器人,而另一方麵,對機器人反抗人類的警告一直不絕於耳。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霍金,他預言人工智能科技如果不加控製地發展,將超越人類智能,並控製或滅絕人類。牛津大學哲學教授、人類未來研究所創建者博斯特羅姆近日也指出,超級人工智能是人類未來最大的存在風險,其風險性高於自然災害、環境惡化、流行疾病。這些觀點並不新奇,凡是談到人工智能,必然會聽到這種言論,就像我們經常聽到的樓市見頂股市見頂一樣。應該要有新的論據支持這一觀點才好。

在寫這期書評時,還看了一部電影《弗蘭克與機器人》,電影講的是一個流氓老頭兒與機器人管家的故事,機器人照顧老頭兒衣食起居,還和他一起溜門撬鎖。故事的高潮是:老頭兒和機器人遭到警察追捕,被困到屋裏無處可逃,這時,機器人大義凜然地對老頭兒說:刪除我的記憶吧。

機器人的話出乎老頭兒的意料,也震驚了觀眾。它說:“別忘了,我不是真人,隻是一個高度仿真的機器人,格式化我的記憶,你就可以繼續你下一個單子。”(就是繼續作案的意思呀)

如果這還不算震驚,下一句,機器人居然表達了他的是非觀和價值觀:“你隻偷貴重的奢侈品,所以沒有人會受到傷害,除了那些騙人錢的保險公司騙子。”

這部科幻電影表現的主題,就是人們擔憂的人型機器人的技術發展可能會引發的倫理道德關注。與其他提高人類生活水平的機器不同,這一技術將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複雜,如果不謹慎對待,很可能會使我們受到傷害。

然而,讀完全書,我覺得書中提到的一點更重要:與科學家們可能是杞人憂天的機器人反叛相比,機器人在現實應用中的種種漏洞是我們首先應當關注的,機器人可能直接接觸到我們的私人信息,並將信息泄露,因此,機器人投放到市場之前,需要設法解決私人信息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