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歐美製裁:俄羅斯能源戰略需向東(2 / 2)

製裁還影響到了俄羅斯的致密油開發。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大之一的潛在致密油資源,西西伯利亞就具有750億桶可采致密油和頁岩油的可采儲量。蘇爾古特、盧克石油公司等俄羅斯企業已經研究俄羅斯頁岩氣幾十年,不過一直受垂直鑽井技術的限製。為了突破技術瓶頸,俄羅斯與多家國外油氣公司達成過許多能源技術合作項目,例如俄羅斯石油公司與埃克森美孚、挪威國家石油公司、英國石油公司的項目,盧克石油公司和道達爾公司的項目以及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和殼牌石油公司的項目。然而,美歐製裁禁止西方能源公司參與俄羅斯的頁岩層氣開發,這導致這些合資項目被擱置,Schlumberger和Halliburton等公司也都不願意向俄提供水平鑽井和壓裂等任何技術。可以說,歐美製裁對俄羅斯致密油的開發確實產生了短期到中期的影響,將拖慢俄羅斯中期石油產量規劃。

製裁政策阻礙了俄羅斯企業獲得地質勘探和原材料加工的先進技術,進而威脅到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因此尋求進口替代方案迫在眉睫。盡管一些設備可以從中、韓、印等國家獲得,但是這些國家缺乏大部分複雜油氣田的實操經驗。同時,俄羅斯希望俄羅斯公司將其縮減的資金優先用於海外技術,從而優化其影響。俄羅斯政府已采取了一係列進口技術替代措施,包括定下了2016年完成水平鑽井和水力中壓裂法技術開發、以及實現LNG技術國內開發等的長期目標。一些主要能源公司也設立了新能源技術開發的科技中心,開發氦氣處理等可用於遠東油田開發的技術。

國際合作與轉向中國是出路嗎?

盡管歐美製裁裏的技術禁運打擊了俄羅斯中短期的原油產量,北極深水合作禁令也阻礙了長期的發展,但是俄羅斯目前的能源項目並未完全擱淺。大量外國企業仍然繼續在俄羅斯經營油氣項目,或與俄羅斯企業締造新夥伴關係。比如埃克森美孚公司參與的薩哈林合資項目,其與俄羅斯的北極合作項目也隻是暫時擱置而不是完全放棄。挪威國家石油公司也已宣布參與俄羅斯上遊項目和並支持俄羅斯石油公司在遠東的項目。另外地英國石油公司擁有俄羅斯石油公司19.75%的股份,其亦在努力尋求直接進入未受製裁的資產的方式。這反映出許多西方公司在製裁與合作之間的搖擺,也為俄羅斯帶來了出路。

在俄羅斯東部的投資同樣為俄羅斯帶來了機遇。中、日、韓、印各國的公司在俄羅斯東部有巨大的投資可能。早在2006年,中石油和中石化開始直接投資俄羅斯能源領域,在俄羅斯石油公司私有化過程中,中石油購得了0.5%的股權,中石化則持有了原油開采公司烏德穆爾特股份公司49%的股權。此外,中石油公司更成為俄羅斯油氣產業中的領軍者,參與了北極地區的石油開采,在巴倫支海域擁有三個許可證,並以20%股權持有人的身份參與了諾瓦泰克公司公司的阿爾馬天然氣項目。近期,中石油更簽署了協議,獲得了俄羅斯石油公司東西伯利亞萬科爾大油田10%的持有權。與中國能源公司合作所帶來的強大融資能力以及戰略意義巨大的廣闊能源市場對於當下正探求替代性融資渠道的俄羅斯來說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雖然中國企業不具備技術能力或經驗來提供業務幫助,但在如今融資困難的情況下,它們的重要性無疑大大增加了。

所以,對俄羅斯而言,其國際合作盡管受到如今地緣政治形勢的限製,但在外國企業將努力在俄業務、甚至在不違反製裁的情況下開發新項目的情況下,俄羅斯的油氣發展仍將受益於其國際合作。同時,俄羅斯對國外資本和技術的需求仍然存在,一旦製裁解除或找到克服製裁的方法,中俄能源合作將會開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