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亞美能源的高管接受《能源》記者采訪時回應說,馬必區塊總麵積898.2平方公裏,遠大於潘莊區塊的67.4平方公裏,是後者麵積的十餘倍,其勘探難度和複雜程度自然也是大很多。但從另一方麵來看,未來馬必區塊一旦進入商業化開發階段,產量規模和盈利水平也很有可能超過潘莊區塊。
也有業內人士對此態度比較樂觀。一位官方背景的地質勘探專家對《能源》記者表示,亞美所擁有的區塊位於中國煤層氣資源最富集的沁水盆地,如果總體開發方案研製得當,馬必區塊也很有可能會成為產業中的黑馬。不排除其未來產量仍然保持高速增長的可能。
煤層氣產業風險
成也蕭何敗蕭何。亞美受益於煤層氣開發而走上了發展壯大並且上市的道路,可是也由於中國煤層氣產業一路發展的磕磕絆絆,亞美能源的發展前景也將成為煤層氣行業的風向標。
在過去的幾年裏,中國的煤層氣產量幾乎每年都少於原先製定的規劃目標。今年2月國家能源局頒發的《煤層氣勘探行動計劃》中指出,到2020年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量力爭達到400億立方米。資訊機構安訊思認為,若按目前速度發展下去,實現2020年的開采目標具有挑戰。
上述地質勘探專家對《能源》記者表達了國內煤層氣產量增長的擔憂。他說,美國隻用了幾年時間就使煤層氣產量達到了井噴式增長,但後來就一蹶不振,如今美國的煤層氣產量已從高峰期大幅下跌。我國的煤層氣產業一直沒能達到理想的快速發展期,未來如何還很難說。
安迅思調研多個煤層氣開采企業後總結認為,探礦權重疊、勘探不足、地質條件不理想、技術瓶頸、成本倒掛等多個問題,導致了多年來煤層氣開采一直不理想。煤層氣若要加快發展,仍需政策助力。
而0.2元/立方米的煤層氣補貼政策從2007年起就已開始實施的,已經較大地促進了煤層氣產業勘探開發的積極性。2012-2014年地麵煤層氣產量從27億立方米增長到37億立方米,複合年均增長率達到17.1%。
對於煤層氣的補貼政策,上述亞美能源的高管說道:“我們理解並歡迎國家為扶持煤層氣行業發展而實行的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我們認為除政府補貼和稅收優惠之外,技術的進步、市場化價格改革是推動煤層氣產業整體進一步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同時,該高管認為,在天然氣需求不斷增長,基礎設施投資增加,開采技術提升,以及中國政府一係列煤層氣優惠政策的鼓勵下,相信中國煤層氣行業的增長將不斷提速。
如果說技術和成本是企業自身可控的內部因素,礦權重疊因素則是煤層氣企業難以把控的外部難題。煤層氣屬於國家一級管理礦種,由國土資源部管理,探礦權由國土資源部授予;而煤炭資源開采權則由國土資源部以及資源所在省授予,屬於二元管理體製。
上述亞美能源高管稱,目前中國政府倡導先抽後采,提前抽取煤層氣是保證煤礦安全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防止煤層氣排入大氣中造成空氣汙染的有效手段,隻要煤層氣企業和煤礦企業進行充分良好的合作與溝通,開采煤層氣實際上是雙贏的結果。“我們目前還沒有遇到礦權糾紛的問題。對於行業的礦權糾紛的問題,我們不便做評論。”
亞美的大股東華平對中國煤層氣產業以及亞美能源的未來抱有較強信心。華平中國對《能源》記者表示,作為長線投資者和在能源領域有著40多年經驗的全球化私募投資機構,華平看好中國非常規能源行業的長期發展和前景。中國煤層氣行業屬於起步階段,華平可借助在美國煤層氣行業成功的投資經驗,將相關的技術和資源帶給亞美能源,相信其未來會有很好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