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頁岩氣勘探新興油企困難多(2 / 2)

觀點

李 良

中國華能集團燃氣資源開發部副總經理

“預期收益大大滯後,政策沒有考慮新興油氣企業的實際需要,技術信息共享不足,這些都是新興油氣企業在頁岩氣勘探中麵臨的問題。”

新興油氣企業在頁岩氣勘探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以下幾點。第一,預期的收益時間大大滯後。2011年,新興油氣企業開始關注頁岩氣的時候,他們不太了解,希望兩三年就拿下,很快就可以賣錢。實際上從國際上的油氣項目的經驗來看,大概需要8年,他們預計的兩三年是達不到的。現在經過兩三年的時間,果然沒有做到。有些企業就開始飄搖,還要不要持續下去。

第二,政策沒有考慮新興油氣企業的實際需要。從政策上來說,雖然現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來要“能源管理體製創新”,但是這比能源技術創新還困難。目前的政策沒有考慮新興油氣企業的實際需要。最近財政部等部門把頁岩氣的財政補貼政策進行了調整,我們也可以理解。頁岩氣產量有些增加,財政負擔不太重,於是降低了補貼的標準。但降低標準以後麵臨的問題是,還沒有一個新興企業享受到這項政策,這項政策就進行了調整,甚至就結束了。所以我們國家的政策變化過快。國外的政策一般會持續較長時間,比如印度的政策一般會穩定20年,而我們的政策3年不到就變化了。新興油企甚至都沒有辦法對未來5年到10年情況進行研究和預測。

第三是科技方麵的問題。國家進行了很多頁岩氣相關的科技重大研究專項,但沒有一個新興油氣企業有機會參與重大研究專項。技術信息共享方麵新興企業完全不占優勢。

觀點

楊永剛

國土資源部地質勘察司油氣管理處處長

“新的頁岩氣開發企業麵臨缺乏經驗、人才和抗風險能力不夠等問題。”

中小企業剛開始積極性很高,後來發現難度大,最後沒信心就走了。就怕這樣忽冷忽熱,而且熱情掉下來了,再想上去就難了。目前我國油氣勘察開采市場存在競爭不足、活力不夠等問題,新的頁岩氣開發企業又麵臨缺乏經驗、人才和抗風險能力不夠等問題。油氣勘察周期一般7~10年,目前21個頁岩氣招標區塊中,2個區塊勘察了3年多,另外19個勘察還不到2年,四川盆地從正式做頁岩氣也就5年時間。很多中標企業都是剛進入的市場主體,取得突破需要更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