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精神狀態是由大腦支配的,要想減緩大腦的衰老速度,最有效又最經濟的方法就是勤用腦、勤思考。老年人欲使自己“人老心不老”,就得保持一點兒好奇心,不斷接受新事物,用現代科學知識來充實自己,這樣就會覺得自己與時代同步,保持不斷進取的情趣。將“老之將至”的情緒拋於腦後。
數年前,日本通產省針對社會日益老齡化的狀況,建立了一種叫做“電腦茶室之友”的電腦網絡俱樂部,專為高齡者服務。服務中心經常為老人們安排各種會議,請大家發表意見,交流看法。比如請大家討論怎樣看待年齡、如何度過退休後的生活、怎樣看待生死問題等。此外,網上還經常有祝壽活動、娛樂比賽等項目,大大豐富了人們的退休生活。
一位68歲的公司退休職員說:“我每天會從網上收到許多朋友的來信。但光看不行,還得發表自己的看法,給他們回信。這就促使自己動腦、動手。”他說,這樣做可以防止大腦遲鈍,排除心中寂寞。一位醫院院長退休後參加了網絡之友俱樂部,很快就交了許多朋友,現在他每天都要為許多在網絡上求診的朋友提供治療意見,退休生活很充實。
目前在美國也有類似的專為老年人服務的電腦網絡,一位參加者這麼說:“每天看到電腦上留給我的信件,我就覺得自己仍然生活在一個充滿關懷、友愛和需要的社會裏,一點也沒有落後於時代的感覺。”
老年人逐步走近網絡是社會觀念的一大轉變。從過去隻重視老年人的溫飽問題,轉變到要把老年人引導到與新科技息息相關的現代生活中去與時俱進。受知識和習慣所限,中國老年人大多數還停留在傳統的生活方式當中,他們中有人還沒有意識到,在不久的未來,遠離了網絡就等於遠離了整個社會。對網絡信息的閉塞將成為老年人另一種更可怕的孤獨。老年人也要緊跟時代,迎頭趕上,走進網絡,享受網絡生活的精彩。
老年人退休以後基本上在家活動,範圍十分有限,通過上網可以擴大自己交往的圈子,有利於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另外也可以為一些不良情緒提供一個宣泄的機會。過去是家醜不可外揚,現在在網上有什麼說什麼都沒關係,誰也看不到誰,但說無妨。這種情感宣泄方式有利於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網絡可以開拓老年人的視野,幫助老年人接觸、了解新信息。但從某種角度來說,網絡隻是一個高科技的交流工具,在看好老年人網絡生活前途光明的同時,老年人不可過分依賴網絡所提供的空間。還要走出家門,和人群進行麵對麵的交流。一個老人整天關在屋子裏隻與電腦交流,並不能真正擺脫孤獨和寂寞。
老年人控製上網時間,注意休息很重要。長時間使用顯示器、鍵盤、鼠標和電話,往往使人感到身心疲憊、脾氣急躁、腰酸腿痛並且食欲不振。所以,老年人上網時一定要注意:①上網或用電腦時應保持自然的脊柱彎曲度。注意調整椅子靠背,使之穩穩地支撐住腰部脊柱。②不時地改變坐姿,手指像彈鋼琴那樣適度彎曲。③每天上網不宜超過2小時,每隔半小時最好休息10分鍾。④眼睛要跟電腦屏幕保持適當距離,屏幕不要接受強光照射。⑤多吃蔬菜、水果,適當飲綠茶。⑥日常生活中要加入適量的健身運動。增加腰背肌的鍛煉對經常坐在電腦前的老人來說尤其重要。
馬斯洛曾說過:“每一個人在他內部都有兩套力量,一套力量出於畏懼而堅持安全和防禦,傾向於倒退,緊緊依附於過去……害怕承擔機遇的危險,害怕損害了自己已有的東西……另一套力量推動他向前,建立自我的完整性和獨特性,充分發揮他的一切能力,樹立麵對外部世界的信心,同時也認可他最深邃的、真實的、無意識的自我。”這段話告訴我們,生活是需要調動自己的力量去追求美好的未來,去努力實現自我。對於老年人也是這樣,老年階段仍然是心理持續發展的階段,老年人具有不可忽視的創造力,在新生活的起點上,要運用意誌去遏止第一種力量,運用理智去調動第二種力量,努力去追求老年人的美好明天。
老年歲月仍然是人生美好的階段,讓夕陽更加燦爛吧!